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107
0
0
0

Big and Green : 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永續建築 / 大衛. 吉森(David Gissen)編 ; 呂奕欣譯

館藏資訊

在人類文明史中,建築的出現並結合定居土地的農業文明,時間短如一瞬;而大量的都市集中化發展,更晚近到工業革命後才開始出現。工業化城市的文明內涵,雖有著前所未見的豐富性與精緻度,卻也帶來政經文化、生存環境的巨大衝擊。 不自覺地,人們總愛回憶工業革命前那段「美好的舊日」,並試圖改善眼前的居住環境以追求令人神往的境界──「田園詩」的風光。2002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澳洲籍的穆卡特(Glenn Murcutt, 1936-),其作品內涵即包含了與土地、環境、風光、雨水、鳥木、蟲魚等自然元素的親密接觸,表現出環境倫理中這種深植人心、踏足在土地上的舊日情懷,諸此皆為當代永續規劃與設計概念的原始動機。 然而後現代的都市活動,並非中世紀的莊園經濟所能涵納。現代化的摩天大樓、公寓大廈、會議中心、購物中心、表演廳、學校及其他大型休閒與商業建築,都構成了現代人生活的實質內容,其規劃設計的議題遂不再只是小橋流水、亭台閣樓、花房水榭而已;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大型建築生命週期中的能源消耗、室內環境的機械控制、智慧型環境感應式建築、居室環境的健康條件、便捷的交通運輸規劃等範疇。 由於現代的都市活動漸趨多元而龐雜,大型量體建築本身的技術系統包括結構系統、構法建材、區位配置、量體形式、物理環境規劃、基地氣候對策等面向,不但必須合乎其內在「綠建築」的永續性精神,在建築物基地的更大範圍內,還應符合都市規劃的永續性要求;而其終極關懷,則在導正二十世紀人類意圖主控環境的行為,並找尋現代人與自然界之間的新出路,營造出新的親密關係。   這本由美國國家建築博物館建築與設計策展人、賓州大學建築系的吉森(David Gissen)教授所策劃編輯的專書──《Big and Green: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永續建築》,收錄並且論述了同名的專題展覽中五十件來自世界各地、近年來觀念領先群倫的大型建築設計與規劃案,部分案例已建造完成,部分則為計畫案。 本書所介紹的作品都是出自當代永續建築的前衛大師之手,例如阪茂在2000年世界博覽會「日本館」大膽運用再生紙建材,表達出人造建物在環境中的短暫與謙卑,也讓人聯想到日本空間文化的神秘魅力;佛斯特(Norman Foster, 1935-)以主動與被動手法回應基地的風環境,預示了都市量體配置的新思維;「MVRDV事務所」在2000年世界博覽會的「荷蘭館」對水與風資源的極致運用;「斯奇莫、歐文與梅立事務所」(SOM)的辦公大樓,採用雙層玻璃帷幕隔熱層處理;莎伏蒂(Moshe Safdie)的公寓立體退縮的綠化設計;楊經文(Kenneth Yeang)在現代高層建築、校園規劃中,為風環境感應設計規劃細部的嶄新嘗試等。本書序言是由倡導綠色設計的建築師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所執筆,而後為一系列追溯永續建築技術之過去、並展望其未來的文章,另外也包括永續設計詞彙表,以及建築師羅傑斯(Richard Rogers)、楊經文、福斯與佛爾(Fox & Fowle)等人的訪談內容。本書可說是現今運用案例設計論述永續性,最為豐富前衛的作品集,各式觀點在此交叉申論,揭開了二十一世紀永續設計波瀾壯闊的雄偉序曲。 二十世紀末後工業經濟型態的出現,使得都市中市民活動對建築形式的需求開始有了結構性的改變。過去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欲求而對環境進行大量地破壞,現在對此人類終於有了反省。作為人類文明象徵的都市,究竟是不是一座永恆的紀念碑?都市中的建設不必非得永恆而繁衍不息,這種反思並非來自市場經濟下的商業需求,而將建築視為一種流行時尚商品,可被迅速地改變、拆除或拋棄;而是趨近「代謝派」先輩們所主張的見解,都市建築即是一種生命體,有其存活的週期、生老病死等生物代謝歷程,而依附於其中的人們,當只是過客。 在人類思索、決定並付諸行動以建立此一「環境倫理」的共識前,還有許多的營建技術、規劃設計方法論、道德價值、宇宙觀等知識尚有待開拓;人類對環境、對自身角色的重新認知,代表著此一物種能否更具智慧,而其探索的歷程與論證的結果,將在「人類文明的金字塔」上再添置一塊金磚。 「永續性」不只是一首田園詩,也是人類自身存在的哲學命題!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