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110
0
0
0

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 / 邱坤良著

  • 作者: 邱坤良 著
  • 出版: 臺北縣中和市 : INK印刻出版 :展智文化總代理 2007[民96]
  • 叢書名: 文學叢書 ;160
  • 主題: 戲劇--臺灣
  • 版本:初版
  • ISBN: 9867108442 (平裝) :: NT$320 、 9789867108449 (平裝) :: NT$320
  • 一般註:含索引 附錄 : 生猛的漁港少年青春夢 ; 庶民文化與區域認同建構 ; 話說自傳 ; 相關評論及訪談索引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5131053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1999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1999中央日報年度十大好書

這兒有我快樂地生活的記憶,與我沉浸其中的一幕幕人生戲曲。
那個隨時光流逝的我,及曾圍繞身旁的人,都在這裡與我相遇。
以飛馳的想像力與行動力,鋪陳人與地的相處記憶對小人物造像,透顯自在自然氣質的文學佳作。

「站在檢查所屋頂平台上,仰首看,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猶如身在羅馬圓形舞台上,世上哪還能找到這樣天然的圓形舞台?四圍的青山,港中熙攘如菜市的數百漁船,海上的礁岩,已是最好的戲劇了…」邱先生之善把握他人的語言,捕捉精準,又能製造源源不絕的曲折,此或來自他長年來戲劇方面的研究。小說也好,散文也好,在戲劇性方面的創造,應與戲劇本身無異也。邱坤良先生寫了不少斯地當年的人事,想重回當年斯處居廛群態的人,也只能在如今手中的這本書裡看到了。
--王文興

故事的語言國台語雙聲發音,同時文白夾雜,卻完美交融,形成獨特的「氣口」。他嬉而不謔,絕不挖苦,一點點嘲弄就打發了一時過不去的關卡,到底都只是生命長流的小節目。人性的微妙、文字的趣味在此迸發。
--林懷民

在書中,我們見識到漁港野孩子無拘無束的生活實錄,正因為擁有天生地養般的自由,故能累聚來自土地的生命力,日後處處展現原創與破格的力道。
--簡媜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邱坤良
宜蘭人。曾任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主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戲劇院、音樂廳)董事長、文建會主委。主要著作有《陳澄三與拱樂社— 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2001),《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1997)、《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993),散文集《馬路・游擊》(2003)、《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1999),以及編導作品《一官風波》(2001、2002)、《紅旗・白旗・阿罩霧》(1996)等。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