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0
0
0
民初陶行知、晏陽初教育理論與民間文學之關係 / 江明淵著
- 作者: 江明淵 著
- 出版: 臺北市 : 臺灣學生 2006[民95]
- 叢書名: 知識菁英與民俗文化
- 主題: 晏陽初--學術思想--教育 , 陶行知--學術思想--教育 , 中國民間文學 , 教育--中國--民國(1912- )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571513324 (精裝) :: NT$500
- 一般註:參考書目 : 面375-396 附錄 : 一, 《農民千字課》等8種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132510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清末民初是一個新舊變動的時代,也是中國面臨存亡之秋,知識分子為救亡圖存,或倡議革命,或主張變法救國,其方法雖然殊異,然其維繫民族命脈之目的則趨於一致。民國成立之後,隨著西方民主科學的衝擊,以及五四運動的推波助瀾,加速中國的改革腳步。然而,西方帝國主義的繼續侵擾,卻使民主共和之理想無法落實。 陶行知、晏陽初是民初平民教育運動的推手,兩者希望藉由教育的普及以掃除文盲並喚醒民眾民族意識,其中以民間文學素材編輯識字課本與運用民間文化教育民眾,則是一件值得探討的歷史事件。 本書以探討陶、晏二家教育理論與民間文學之關係,希望藉由第一手資料之整理與呈現,能一窺民初平民教育運動及其教材,冀能審視當時之歷史現象,裨益於中國近代教育發展之研究。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