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66
0
0
0

失智症進食照護全指南 : 從認知困難到吞嚥困難, 直到人生終點都能安心由口進食的指引 / 野原幹司著 ; 陳光棻譯

  • 作者: 野原幹司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從認知困難到吞嚥困難, 直到人生終點都能安心由口進食的指引
  • 出版: 臺北市 : 如果出版 :大雁出版基地發行 2022[民111]
  • 叢書名: Care ;10
  • 主題: 失智症 , 健康照護
  • 版本:初版
  • ISBN: 9786267045404 (平裝) :: NT$680
  • 一般註:譯自: 認知症患者さんの病態別食支援 : 安全に最期まで食べるための道標
  • 書目註:含參考書目及索引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5281335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失智症患者的進食困難是包括認知障礙在內的複雜問題,
這本書能幫助你抽絲剝繭,找出具體的對應方案,
並在知道力不能為的時候,安心放下。

第一本詳盡解說四大失智症類型的進食困難特徵,為患者進食需求編寫的專書。

*宋家瑩(台北醫學大學神經內科副教授、萬芳醫院神經科主任) 專業審訂
*專業醫療人員、家庭照顧者必讀

【專業推薦 】
徐文俊(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長庚北院區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北市聯醫和平院區神經內科主任)、韓春菊(中華民國老人福祉協會理事長)

含著不吞、嘴巴不肯張開、東張西望不專心吃飯、一直撥弄食物不肯進食、邊吃邊咳……
這些都是在第一線照顧失智者的人經常看到的場景,
被照顧者不吃或不能吃,是照顧者最大的壓力來源,和最希望解決的問題。

․不同類型的失智症病患,進食困難的原因並不相同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進食問題多半是因為認知困難,如果沒有其它共病,誤嚥要到重度之後才較可能發生,如果很早期就出現拒食的現象,多半是其它原因造成。路易氏體型失智者可能會因為幻覺干擾進食。合併巴金森氏症的失智則在中度時就可能發生誤嚥。血管型失智者則誤嚥的機率很高,且有各種不同型態的誤嚥可能。事先掌握各類型失智症的進食困難特徵,在被照顧者出現進食困難的現象時,才能精確找到原因,對症處理。

․比起復健,失智症患者更需要的是協助
除了血管型失智症外,大部份的失智症都是進行性的退化疾病,在逐漸退化的過程中,比起設法恢復功能,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進行協助,盡量延長能擁有較高生活品質的期間。改變食物質地、口味,準確對應認知問題、創造適合進食的友善環境、利用進食輔具,都能協助患者持續維持進食,直至生命的終點。

․面對末期,確認已經盡力就能安心放下
失智症到了末期,有與其它疾病不同的特殊性。是否讓被照顧者進食,該以何種方式進食是照顧者最大的難題。如果不以治療為導向,不以意識型態為判斷的標準,該從什麼角度著眼,才能讓這麼漫長的照顧期不會變成傷害,而是值得感謝的回憶?這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但如何協助照顧與被照顧的雙方有清楚的方向,所有醫療人員及家庭照顧者都要為此預做準備。

【本書特色】
1. 詳盡解說四大失智症類型的進食困難特徵,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案
2. 分解四大失智症疾病進程,方便根據不同疾病階段提供最適當的照護
3. 豐富案例分析,為照護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提供經驗參考
4. 專章討論可能影響進食吞嚥,及對進食有幫助的藥物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野原幹司(Nohara Kanji)
大阪大學牙醫研究所副教授。專業領域為吞嚥障礙、營養障礙、語言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口腔乾燥症。
投入高齡者進食照護領域超過二十年,是日本首位將失智症進食困難特徵系統化並視覺化整理的醫師。他的分析讓照顧者可以在理解不同類型失智症疾病進程的情況下,找出個別患者的因應方案,因此備受肯定。他同時也是日本NPO法人攝食介護支援計劃理事、日本在宅藥學會理事、攝食機能療法專科牙醫師。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