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07
0
0
0

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 / 司徒賢達等著

館藏資訊

從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台灣的「非營利組織」在未來必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國內「非營利組織」必須以更積極的態度來提升自我的素質。並要擺脫以往被動的參與方式,主動去發掘社會的需求;在組織內部,則應釐清組織的使命與目標、強化內部的運作流程與管理的方法;對外關係上,則要加強企劃與行銷能力,並藉由有效的活動或事件,推廣組織理念與宗旨,以發揮組織的公共服務功能。 由於「非營利組織」是以公共服務為宗旨,不以私利為目的,其各項收入只用於與創設目的相關的事業上,政府部門則在租稅上提供相關優惠措施,做為鼓勵。所以這類組織大多具有主動、創新、彈性與公共性的組織特質,有別於政府部門與企業部門,可以提供社會不同的服務項目,並補充這兩大部門服務不足的部分。因此也被稱為「非政府、非商業」組織、「獨立部門」或「第三部門」。同時,它亦提供公民關心、參與公共政策的多重管道,藉著團體的影響力量,直接或間接地倡導相關的價值與行動,推廣於社會,展現主權在民的精義,是民主社會進步與穩定的重要因素。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Google BooksAmazon

1 2 3 4 5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