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資訊

《易經》對中醫養生的影響,就是「陰陽平衡、五行和諧」。 陰陽平衡,是萬事萬物運動協調的準則,就養生而言是維繫正常生命活動的最高原則。五行和諧,是萬事萬物之間協調的原則,也是維持身體五臟六腑相互協調的總則。 因此,《易經》中的陰陽八卦五行可以用來指導人們的養生健康,只要利用這些規律,就可以使自己健康長壽。 本書即從養生角度來解讀《易經》,告訴我們健康快樂、活到天年之法。 陰陽平衡,健康一生 《易經》告訴我們三個重要的養生啟示,第一個是我們一生當中都要保養陽氣,因為它的盛衰,決定著我們生命的強弱;第二個是中年的時候是人的陽極,所以在此時就要開始防止衰老了;第三個是我們的養生要注意協調陰陽,注意寒熱、氣血與燥濕的平衡。 從體外為五臟體檢 五臟雖然藏於人體內,但卻會有徵象反應於體表。當臉色異常,舌頭不靈活了,要先考慮是不是心臟出了問題。養皮膚要先養肺,因為人的肺氣合於體表的皮膚。還有,肝與爪筋、指甲、眼睛是一家,要這些部位健康,都應從肝著手。而脾則主嘴唇、口、四肢、肌肉這四個部位,如果味覺改變,就可能是脾有問題了。 五行八卦與體質養生 八卦五行各有其相對應的人體部位,如乾掛對應部位在頭,坤卦在肚子和腹部等。不同卦象體質的人有不同的養生法,如乾金體質的人容易得肺燥、便秘等疾病。因為性格原因,糖尿病、氣管炎也較多,因此要注意清涼養生。
楊 力 知名中醫學家、易學家、作家、學者,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會會長。楊教授學識淵博、精通中醫養生,行醫四十年。研究《易經》、《黃帝內經》已逾二十五年。累計出版著作已近1500萬字,影響力遍及中國、英國、日本、韓國等世界各國。 近年來致力以演講、電視等方式,發揚與普及中醫與易經的養生文化,為了「讓中國人多活十年」的目標,不遺餘力。本書即為山東電視臺《養生》節目之內容,該節目收視率創新高,應觀眾熱烈要求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