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220
0
0
0

精神分析引論 /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 ; 彭舜譯

館藏資訊

第一篇 失誤動作 第1講 緒論  第2講 失誤動作 第3講 失誤動作(續) 第4講 失誤動作(續完) 第二篇 夢 第5講 困難及初步的研究 第6講 釋夢的前提假設與技術 第7講 夢的顯意與隱意 第8講 兒童的夢 第9講 夢的稽查作用 第10講 夢的象徵作用 第11講 夢的工作 第12講 夢例分析           第13講 夢的古老特點與幼稚性 第14講 欲求的滿足 第15講 疑問與批評          第三篇 精神官能症通論 第16講 精神分析與精神醫學 第17講 症狀的意義 第18講 創傷的固著──潛意識 第 19講 阻抗與潛抑 第20講 人類的性生活 第21講 原慾的發展與性的組織 第22講 關於發展與退化的一些思考:病因學 第 23講 症狀形成的途徑 第24講 一般精神官能症狀態 第25講 焦慮 第26講 原慾理論與自戀 第27講 移情作用 第28講 分析治療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西格蒙德 .佛洛伊德 為奧籍猶太人、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生於捷克,後隨父母遷居至奧地利,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學醫,1938年為逃避納粹的統治而遷居英國,1939年以83歲的高齡在倫敦死於癌症。 佛洛伊德的主要貢獻,首推他對人類行為鉅細靡遺的觀察,他注意到人類行為的複雜性,同時提出一套完備的學說來解釋。整個理論具有統一性、連貫性和明確的範圍,沒有一個人格理論能如此廣泛而深入的解釋人類行為。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佛洛伊德不斷修訂和發展自己的理論,提出了自戀、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結構論等重要結論,使精神分析成為了解人類動機和人格的方法。迄今為止,其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說不僅對人格理論、精神病、心理治療、變態心理學方面有重大貢獻,而且幾乎影響了人類知識的每一部份。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