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資訊
開羅、上海、空中、倫敦、曼谷、海上、波士頓、台北、雲端……
本書是候鳥般的褚士瑩,從小至今九個家的故事
要寫給對「家該是什麼樣子」有疑惑的人
-----------------------------------
開羅:混亂的開羅,有一個死人之城。每當我看到活人寄居在死人的家,生死攤在眼前一字排開,我就想起自己當年為什麼要拋下舒適熟悉的生活,以尼羅河畔為家。因為在這裡,對於要如何運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每天都會有全新的體悟。
上海:上海作家陳丹燕受訪時,回憶她八歲那年舉家自北京逃難至上海,父親按家中老小將皮箱從「陳1」寫到「陳11」……「人人都把我當上海人看待,可我家的大箱子知道我們不是。不是上海人,也不是北京人,是跟著箱子的人。」隔天,我就決定逃離上海,連一口箱子都沒帶。
空中:全世界每天都有三、四百萬人搭乘飛機。三、四百萬人,是個比台北市人口還多的城市。每年有超過一百天,我像隻集體飛行的大雁,在空中最狹窄的空間裡,找到最寬廣的家。
倫敦:逃離倫敦的家後,回頭檢視當時的失落感,發現或許是自己的問題。中國人喜歡講五族共和,融合不了就是一種失敗,就像愛與被愛。但是倫敦看得透徹一些,人本來就各自不同,根本不需要像綜合壽司那樣通通排在一個盤子上。
曼谷:在世界太多地方,很多人一旦體會到自己並沒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就放棄了原本的夢想。但從來沒想過要改變世界的泰國人,卻相信自己擁有祝福別人的能力,難怪無論貧富,多半快樂。
海上:每在海上航行,就會意識到自己作為地球的過客,人生的悲歡離合、生離死別,其實都沒有那麼重要。海上的家提醒我,世界很大、自己很微渺,所以分分秒秒都要真誠面對自己的生命,做自己喜歡的那個人。
波士頓:就算沙灘旁的老房子終有一天會被底下流過的湧泉拉倒、窗戶玻璃常常離奇破碎,但我還是深感幸福,因為,這是一個可以讓我學休息、做自己的地方,這是一個真正的家。
台北:外婆去世的那天晚上,我夢到她撐著一把黑傘到海邊來找童年的我,她微笑著說:「我活過了,現在輪到你,放手去活你的人生吧!」然後,所有悲傷、罪惡與歉疚,像一群黑壓壓的烏鴉獲得釋放,我往溫暖的海中走去,從此沒有回頭。
雲端:無論海角天涯,我隨時都能回家。這扇通往身心安住的任意門,不是巫術,不是抽象的生活哲學,不是藥物,也不是宗教,而是無線網路。只要我順利登入三個常用的網站,無論身在何處,很奇妙的,我就回家了。
褚士瑩
不同的生命階段,學習以不同的城市為家,褚士瑩在高雄長大,在台北念書,從埃及開羅到英國倫敦,從泰國曼谷到美國波士頓,從上海到海上,再到空中,直到如今,和其他網民一起,將家搬到了網路上。哪裡才是城市人最真實的家?或許海角天涯,轉身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