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128
0
0
0

新編48孝故事 / 張雲風編著

  • 作者: 張雲風 編著
  • 其他題名:
    • 新編四十八孝故事
    • 48孝故事
    • 四十八孝故事
  • 出版: 臺北市 : 婦女與生活社發行 :紅螞蟻代理行銷 2012[民101]
  • 叢書名: 親子讀書會 ;14
  • 版本:一版
  • ISBN: 9789866012006 (平裝) :: NT$260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5187269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孝,源於原始社會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兒女與父母之間的親情。《說文》解釋「孝」字:「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兒女善於奉養父母,侍奉老人,是孝的本義。中國早在傳說中的堯帝、舜帝時代,孝就成為一種美好的品德,備受稱頌。

夏、商、周時期,奴隸主階級利用了孝,也改造了孝,賦予孝以宗法、禮法、道德行為準則的含義,形成孝道。「道」,即原則、規則、準則、法則的意思。春秋末期,聖人孔子和弟子曾參圍繞孝道,進行過一次對話,對話記錄、整理成書,便是《孝經》。《孝經》闡述孝道極端重要:「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明確指出:「人之行,莫大於孝。」確定了孝道的具體內容,以及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不同的孝道標準。

孔子和曾參另有一些關於孝道的論述,分別載於《論語》、《禮記》中。《孝經》的出現是個標誌,標誌著中國特有的孝文化就此誕生。其後,思想家孟子、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呂不韋等紛紛闡述孝道的內涵與外延,孝文化進一步發展,異彩紛呈,日臻完善。西漢武帝獨尊儒術,儒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儒學思想的核心是「仁愛」,而孝道正是仁愛的根基。

封建統治階級為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大力推崇、弘揚孝道,《孝經》因此成為儒學經典之一,孝道也因此成為中華民族兩大基本傳統道德行為準則之一。另一個基本傳統道德行為準則,是由孝衍生出的忠。一忠一孝,數千年來對於中華民族的心理塑造、道德培養、民族認同、民族團結、價值取向,乃至國家的統一、繁榮與強盛,發揮了並仍在發揮著無法估量的作用。

中國孝文化的發展,得力於廣大學者、文人的闡述。孔子說:「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從西漢到唐朝前期,學者、文人爭相研究、注釋《孝經》,僅注本就多達一百餘種。西漢孔安國、桓寬,東漢馬融、鄭玄等,皆為研究孝文化的大家。唐朝把道教當作「國教」,同時注重儒學的孝道,就連詩人白居易也發表了「忠、孝、智、勇四者,為臣為子之大寶」、「繼父志,揚祖德,此誠孝子順孫之道」的觀點。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史學家司馬光,南宋哲學家程顥、程頤、張載等,都很推崇《孝經》。

理學大師朱熹八歲讀《孝經》,即知大義,寫下「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八字,還附詩云:「自幼明倫理,千秋說晦庵(朱熹字晦庵)。試看標八字,那個可無慚。」後來,他潛心研究《孝經》,並改編《孝經》,撰成《孝經刊誤》一書,把《孝經》結構分為「經」一章,「傳」十四章,重新予以注釋,創立了新說。他的標新之舉,引起極大迴響,贊同者反對者蜂起,於是元朝吳澄《孝經定本》、董鼎《孝經大義》、朱申之《孝經句讀》,明朝江元祚《孝經匯注》、呂維祺《孝經翼》,清朝毛奇齡《孝經問》,魏源《孝經集傳敘》等著作,應運問世,孝文化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蔚為大觀。清朝學者阮元編定《十三經注疏》,《孝經》及其注疏入選其內。

中國孝文化的發展,還得力於歷代帝王的重視與標榜。《孝經》提出了「明王以孝治天下」的命題。帝王們據此大加發揮,作足了文章,不論德行、才學如何,都從「務本」的高度,重視《孝經》,倡行孝道,唯恐自己不屬「明王」之列。

西漢武帝時開始用「舉孝廉」的方式,選拔和任用官員。漢宣帝曾向皇子講授《孝經》。晉朝和南北朝時尤為熱鬧。西晉武帝,東晉穆帝,南朝宋武帝、文帝,梁武帝、簡文帝,陳文帝、宣帝、後主,北朝北魏宣武帝、孝明帝等,聽講、宣講《孝經》,或詔令太子宣講《孝經》。梁武帝設置《孝經》事務的專門官職《孝經》助教,組織宮員、學者集會討論《孝經》,編寫出了《孝經圖》、《大農孝經》、《正順孝經》等書,《孝經》之學一時成為「顯學」。東晉元帝的《孝經傳》、孝武帝的《孝經講義》,梁武帝的《孝經義疏》,北魏孝明帝的《孝經義記》,都是注釋《孝經》的注本。北魏孝文帝還命把《孝經》翻譯成鮮卑語,教化國民,稱《國語孝經》。隋文帝建國,接受大臣進言,「惟讀《孝經》一卷,足可立身治國」,命把《孝經》定為國子學的必修課。

靠弒父、淫母、殺兄而登上皇帝寶座的隋煬帝,也大言不慚地說:「孝悌有聞,人倫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唐高祖建國,頒詔說:「民稟五常,仁義斯重;士有百行,孝敬為先。」唐太宗政聲顯赫,但仍親率大臣到國子學,聆聽孔穎達講授《孝經》。唐玄宗不僅注釋《孝經》,而且為之作序並書寫,刻成石碑,稱《石台孝經》。宋太宗亦步亦趨,書寫《孝經》,刻成石碑,還把御書的《孝經》賜給李至,說:「千文(《千字文》)無足取,若有資於教化,莫《孝經》若也。」南宋高宗也把御書的《孝經》賜給大臣,並刻於金石,頒行州學。

明太祖奪得天下,認為《孝經》是「大經大法,以垂萬世」,詔令各地薦舉孝悌、孝廉之士,送至京師,但嚴格禁止割股、臥冰等傷殘身體的偏激行為。明朝皇帝每年旌獎孝義家庭,幾成定例。

清朝定都北京後,文尊孔子,武尊關羽,尤重孝道。順治帝、康熙帝、雍正帝都注釋過《孝經》,注本分別稱《御注孝經》、《孝經衍義》、《御纂孝經集注》。雍正帝在其注本的序文中說:「夫《孝經》一書,詞簡義暢,可不煩注解而自明。誠使內外臣庶,父以教其子,師以教其徒,口諷其文,心知其理,身踐其事。為士大夫者能資孝作忠,揚名顯親;為庶人者能謹身節用,竭力致養;家庭務敦於本行,閭裡胥向於淳風。如此則親遜成化,和氣薰揚,躋比戶可封之俗,是朕之厚望也。」他還把《孝經》翻譯成滿文,譯本稱《欽定譯孝經》。帝王的重視與標榜,使孝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獲得了源源不竭的動力,因而欣欣向榮,長盛不衰,理所當然。

中國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孝文化的教化、感染、薰陶下,湧現出的孝子(含孝女、孝婦)不計其數。孝子的孝行,具有感恩報恩、博愛兼愛、尊老敬老、真善大善的鮮明特徵,體現良知,體現美德,體現人格魅力,體現社會風氣,高尚純潔,皎如日月,閃耀著真、善、美、愛的燦爛光芒。就道德行為而言,各個時代的孝子,無疑也是那個時代的人傑,堪為所有人的表率、楷模與典範。正因為如此,歷朝歷代的典籍,都很注重記載孝子的事蹟,為之立傳和揚名。

早在《尚書》中,就記載有虞舜盡孝的事蹟。《禮記》、《東漢觀記》中,孝子盡孝的事蹟更多。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篇,主要記載孝子的孝行;蕭廣濟《孝子傳》,則是記載孝子孝行的專著。《後漢書》開啟了正史集中記載孝子的先河。該書《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集中記載了包括蔡順、江革等在內的十多個孝子。其後的《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宋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皆設《孝義》或《孝友》、《孝行》卷,分記各朝孝子。唐朝徐堅《初學記‧人部‧孝》,引述古籍,提到了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的許多知名孝子。

元朝,蒙古族統治中國,一方面實行民族歧視民族壓迫政策,一方面又推行「漢法」。漢族文人郭居敬出於儒學正統思想,從歷史上成千上萬的孝子中,精心挑選二十四人,集成《二十四孝》一書,「用訓童蒙」。該書的內容和形式均具特色。從內容看,人物很有代表性,有帝王,有賢人,有官員士子,有庶民百姓,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孝行典型,故事生動,可為各類人等提供盡孝的榜樣;從形式看,文字簡約,每篇只有三、五十字,最長者不過百字,篇末概括一首五言詩,通俗易懂,便於記憶。此書一出,廣泛流傳,「二十四孝」因此成為孝子孝行的一個標誌性符號,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明朝太史焦竑編的《國朝獻徵錄》,專記明朝孝子五六十人。清朝學者李之素撰的《孝經外傳》,上起虞舜,下迄不知姓名的常州婦,有選擇地記載了歷朝孝子,算得上是「集大成」之作。

受到孝文化的鼓舞與激勵,本人曾以郭居敬《二十四孝》為素材,加以擴展與演繹,編寫成《二十四孝故事》一書。。今年夏、秋之際,我在《二十四孝》基礎上,再編寫一本關於古代孝道故事的通俗讀物,於是便有了這本《新編四十八孝故事》。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張雲風

江蘇射陽人。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學者,作家。
在出版有:文史專著《中國著名山水詩評注辭典》、《俗語趣話》、《中國帝王事略》、《中國宰相事略》、《中國將帥事略》、《中國后妃事略》、《中國外戚事略》、《中國宦官事略》、《中國帝王軼事》、《中國后妃大觀》、《帝王兒女大觀》、《歷代名人與西安》、《輝煌熱土話西安》;長篇歷史小說《秦宮花后—趙姣娥》、《漢宮梟后—呂娥姁》、《漢宮豔后—衛子夫》、《晉宮妖后—賈南風》、《漢武大帝》、《唐明皇》、《赤壁之戰》、《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歷史故事集《二十四孝》、《諸子百家故事大觀》(部分)。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