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0
0
0
慎終追遠 : 圖說臺灣喪禮 / 楊士賢作
- 作者: 楊士賢 (中國語文)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圖說臺灣喪禮
- 臺灣喪禮
- 臺灣民俗閱覽 ;
- 出版: 臺北縣蘆洲市 :臺北縣中和市 : 博揚文化出版 ;貿騰發賣總經銷 2008[民97]
- 叢書名: 臺灣民俗閱覽 ;1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6543029
- URL:
HyRead ebook電子書
- 一般註:參考書目:面176 資料型式: 文字 檢索型式: 電子書服務平台 系統需求: HyReader
- 書目註:參考書目: 面176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194124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本書以圖文解說的方式,將目前台灣地區傳統喪禮流程,分為六個階段介紹: (一) 臨終至斷氣:即病人處於彌留到初逝的過程,包含拼廳、搬舖、遮神、辭願、易枕、蓋水被、燒魂轎、舉哀、哭路頭、變服、吊九條等。 (二) 治喪:即停柩期間處要辦理的一切事務,包含製魂帛、神主、製魂旛、乞飯、豎靈、捧飯、報白、報外家、接外家、門口示喪、為鄰舍掛紅、守舖、擇日擇地、發訃告、買板(棺木)、放板、接板、乞水、沐浴、張穿、斂祖、辭生、分手尾錢、入斂、打桶、墓地破土等。 (三) 做功德:係指亡者子孫延聘僧道啟建拔渡法事,藉由誦唸經懺與展演科儀的方式,消解亡者生前所積累的罪愆,助其超昇極樂淨土。 (四) 奠禮:包含移柩、壓棺位、家奠、公奠、封釘、旋棺、祭空棺、絞棺、發引等。 (五) 出殯:即棺木發引至抵達墓地的過程。 (六) 葬禮至除喪:包含放栓、進壙、立墓碑、祀后土、祭墓、點主、呼龍、撒五穀、旋墓、返主、安靈、洗淨、散筵、巡山、完墳、做七、做旬、做百日、做對年、做三年、培墓、掃墓、撿骨等。 本書特色 「死亡」是生命的休止符,一個人無論生前是富是貴,是貧是賤,最終皆須步上這必經的道路。在臺灣傳統觀念中,人死後將會成為後代子孫的祖先,透過特定的儀式,可幫助亡者渡過混沌不明的階段,達到此一最終目標。同時更幫助生者,渡過茫茫未知與頓失依靠的傷痛,重回生活常軌。 本書以臺灣傳統喪葬儀式為主軸,從臨終、治喪、功德、奠禮,以至出殯、祭掃,詳述其儀節內容,並佐以珍貴的照片資料,讓讀者瞭解台灣傳統的常民文化,從而更能理性並溫情地面對此一人生課題。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