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0
0
0
地球 : 從誕生到終結 / 彼得.華德(Peter D. Ward),唐納德.布朗李(Donald Brownlee)著 ; 薛良凱,尹曉梅譯
- 作者: 華德 (Ward, Peter D.) 著
- 其他作者:
- 出版: 臺北市 : 商周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2011[民100]
- 叢書名: 科學新視野 ;46
- 主題: 太空生物學 , 地球科學 , 世界末日
- 版本:二版
- ISBN: 9789861207520 (平裝) :: NT$320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199056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地球末日是否已悄悄逼近?
當地球走到了生命盡頭,會是什麼模樣?人類將邁向何方?
這是最具科學力量的末世論,既蒼涼又迷人。
從天文生物學的觀點,以史詩般的恢弘格局,審視並預言地球的後半生。
「他們熟巧地將各個不同領域的發現彙整至書中,令科學迷們難以駁倒。」—《出版人週刊》
「與威爾斯(H. G. Wells)的科幻作品同樣令人感到震撼。」— 奧利佛.薩克斯(Oliver Sacks),《色盲島》作者
現在是西元七十億年,太陽已經處於紅巨星階段,直徑達一億英里。地球已被太陽的外殼吞噬……
地球已到達中年階段。雖然很難想像,但是地球的生命就如同植物及動物的一樣有限,行星、小行星、太陽系和銀河都是如此。有很長一段時間,科學界不斷在研究過去的時光,並建立宇宙和地球如何成形,以及生命如何出現和發展等論述;近年來,我們也開始注意到未來的演變方向。華德與布朗李分別是地質學家及天文學家,兩位都是天文生物學(astrobiology)研究領域的翹楚。結合他們在這方面的知識,本書解開了地球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撐系統如何運作,提供對星體及太陽系增長與改變的全新解讀;他們揭開了地球生命後半的真相。
這是一個行星進化、本質上徹底改變的過程,生命的形式即將退化至最簡單的生命形態,最後它們會消失。海洋會消失,空氣密度會下降,太陽逐漸擴張,地球最終來到燃燒的結局。
這是一本具備開創性研究結果和說服力的科學著作。在這本出色的合著中,對地球生命循環有廣泛的描寫,讓我們瞭解並正確評論今日的地球是如何維持的,並提供我們對宇宙秩序的必備概念。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Peter D. Ward 彼得.華德
美國華盛頓大學地質科學系及動物學系教授,著有《未來進化論》(Future Evolution)、《尋找鸚鵡螺》(In Search of Nautilus)《長毛象的呼喚》(The Call of Distant Mammoths)、《演化的終結》(The End of Evolution)等書。華德與布朗李另合著了《地球是孤獨的》(Rare Earth)一書,透過實際觀察闡述地球上高等生物之成形,乃因諸多偶然要素的相遇,而其他行星難能見此。
Donald Brownlee 唐納德.布朗李
美國華盛頓大學天文學系教授,專擅太陽系起源、彗星、流星以及天文生物學。布朗李參與過諸多太空實驗,貢獻卓越,其中包括阿波羅計畫所帶回之月球岩石研究,以及美國航太總署(NASA)採集彗星物質樣本的星塵任務(Stardust mission)等。1991年發現的小行星3259號即以其名命之。曾獲美國國家科學院、國際隕石學會以及航太總署等機構頒獎表揚。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