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154
0
0
0

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 / 楊富閔著

  • 作者: 楊富閔 著
  • 其他題名:
    • 為阿嬤做傻事
    • 我的媽媽欠栽培
  • 出版: 臺北市 : 九歌 2013[民102]
  • 叢書名: 九歌文庫 ;1141-1142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574449026 (一套:平裝) :: NT$550 、 9789574448999 (第1冊:平裝) :: NT$250 、 9789574449019 (第2冊:平裝) :: NT$300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5205137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1:為阿嬤做傻事
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2:我的媽媽欠栽培

★ 特收錄依書中篇章繪製而成的漫畫,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楊富閔的大內鄉情。
★ 最年輕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專欄作者,最受期待的文壇新生代的最新散文集。
★ 王德威、向陽、汪其楣、李渝、季季、周芬伶、洪淑苓、柯慶明、封德屏、郝譽翔、張輝誠、鍾怡雯等人誠摯推薦。


阿嬤的過去式、媽媽的未來式,成就了楊富閔的寫作進行式。
青春的自我,老去的故鄉,轇轕出解嚴後臺灣囝仔的心靈小史。

楊富閔生長於臺南大內,自幼即在古厝、宮廟邊玩耍,亭仔腳、菜園、墳場等都是𨑨迌的所在;籤詩、杯筊、謝籃等皆屬玩樂的器具。他從這些尋常的鄉間場所與什物中,看出家鄉的光芒與衰頹,通過文學型式進行文學書寫,重新賦予不同的樣貌。楊富閔說:「我對於探索腳下每方寸土地之典故有難以言說的狂熱,我從文史工作者筆下接收關於臺灣的知識。我的『臺灣』閱讀史,想來就是我的心靈養成史。」

他藉由流經村莊的曾文溪連結出家族遺事,並用樸實、生動的筆觸,細膩地刻畫了家中長輩的生活細瑣,尤其是家族精神象徵的阿嬤。楊富閔是屘孫,他願為阿嬤做傻事,捕捉阿嬤一生的光影,同時爬梳阿祖阿公伯公姑婆姆婆姨婆的人生圖像,前塵往事成了楊富閔的大內心事,欲語還休。

年輕的臺灣囝仔楊富閔,在書桌上遊走出自己的故鄉,並透過對象為老作家老人會老歲人的「老年」書寫,認識臺南到認識臺灣,進而追索個人的寫作心靈地圖,流光與暗影交輝。「寫成一個老作家。」這是楊富閔的自我期許,也是文壇對這位「大內」高手的期盼。


內容註

為阿嬤做傻事 1, 我的媽媽欠栽培 2,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楊富閔
1987年生,臺南縣大內鄉人,東海中文系畢業,現就讀臺大臺文所。曾獲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打狗文學獎、洪醒夫小說獎、吳濁流文藝獎、臺中縣小說獎、南瀛文學獎、玉山文學散文首獎、全國臺灣文學營小說首獎、2010年博客來年度新秀作家等,作品曾入選《九十七年度小說選》、《九十八年度小說選》。著有小說集《花甲男孩》(九歌,2009)。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