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0
0
0
親恩難報 : 唐代士人的孝道實踐及其體制化 / 鄭雅如著
- 作者: 鄭雅如 著
- 其他題名:
- Can never repay your parents' kindness : the literati's practice of filial piety and its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Tang dynasty
- 出版: 臺北市 :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4[民103]
- 叢書名: 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 ;146 , 文史叢刊 ;146
- 主題: 孝悌 , 士 , 唐代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3500001 (平裝) :: NT$400
- 一般註:英文題名:Can never repay your parents' kindness: the literati's practice of filial piety and its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Tang dynasty 參考書目:面[359]-387 含索引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206352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在過往的研究中,唐代被認為是較不重視孝道的時代,
但本書以士人行孝的生命經驗,整合制度史、社會史與文化史的視角,
建立層次豐富的唐代孝文化圖像。
委別高堂愛,窺覦明主恩。今成轉蓬去,嘆息復何言。
──陳子昂〈宿空舲峽青樹村浦〉
唐代士人為養親而求仕,為求仕而離親;宦遊遷轉的生涯模式,以及儒家倫理法制化形成的諸多規範,深刻影響士人的孝道實踐。本書以唐代士人的孝道實踐及其體制化為主題,關注人與制度、文化如何互動折衝。從官僚制度、禮律規範、社會習俗、宗教文化等脈絡,考察士人如何實踐當時社會所認定的子道,包括:養親、服喪、葬親、祭祀,以及於唐代獲得長足發展的追贈先世和追薦冥福。分析士人實踐孝道可能遭遇什麼困難,行孝重心落於何處,孝道的評價標準有何變化。藉由重建唐代士人身處之倫理體制與情境,捕捉唐代士人的生命經驗,以及唐代孝道文化的特質。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鄭雅如
新竹市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女性史、社會文化史。著有專書《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另撰有〈中古時期的母子關係──性別與漢唐之間的家庭史研究〉、〈齊梁士人的交遊──以任昉的社交網絡為中心的考察〉、〈「中央化」之後──唐代范陽盧氏大房寶素系的居住形態與遷移〉、〈重探上官婉兒的死亡、平反與當代評價〉等文。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