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才滿足? : 決定美好生活的7大指標 / 羅伯特.史紀德斯基(Robert Skidelsky),愛德華.史紀德斯基(Edward Skidelsky)著 ; 李隆生,張又仁譯
- 作者: 史紀德斯基 (Skidelsky, Robert) 著
- 其他作者:
- 出版: 臺北市 :新北市新店區 : 聯經出版 ;聯合總經銷 2013[民102]
- 叢書名: 創新觀點 ;20 , IDEAS ;20
- 主題: 財富 , 經濟倫理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570842685 (平裝) :: NT$320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209791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台灣幸福指數超越日韓,您對幸福有感嗎?
財富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為何擁有一切的人們總是想要更多?
我們需要多少錢才能過好日子?
生命的目的不是賺進愈多錢愈好,好比吃東西的目的不在於變得愈來愈肥胖。
然而,「貪得無厭」根植於人類的天性——人們傾向和他人比較財富,因而發現不足。
這種天性受到資本主義的大幅強化,因此成為整個文明的心理基礎。
貪得無厭過去是富人的過失,現在則成為每日生活的常態,
在這種心態之下,生活似乎顯得永遠不夠「幸福」、「美好」,
我們的生活方式餵養我們的永不知足,我們的永不知足也餵養我們的生活方式。
作者試圖證實,美好生活的確存在,並且能去體驗,我們也應該努力去達成。
這本書將告訴你現代人必須知道的財富與幸福的哲學。
偉大的凱因斯先生,你錯了!
作者史紀德斯基父子超越了目前對日增不均的辯論,他們進一步探問我們為何需要金錢。他們主張,財富不是、也不應該是目的,而應該是「美好生活」的手段。
本書以偉大的經濟學家凱因斯做為開場。凱因斯在1930年預測,未來的一百年裡,人均所得將穩定成長,人們的基本需求將獲得滿足,且沒有人需要每星期工作超過十五個小時。很明顯,他是錯的:雖然所得如他所預測增加,但我們的欲望擴張也同樣快速,而且我們持續長時間工作。
史紀德斯基父子首先解釋凱因斯為何錯了,接著說明經濟學是一種道德、而不是真正的科學。他們對美好生活這概念,上溯亞里斯多德、下探現今,指出現代生活遠遠背離了理想典型。他們認為,沒有任何單一指標可反映人類的進步,不論是GDP或「快樂」,因此提出構成美好生活的七項元素。最後,他們提出某些根本的經濟政策,用以幫助我們找出滿足人類的真正需求。
羅伯特‧史紀德斯基 Robert Skidelsky
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政治經濟學系榮譽教授。撰寫的三本凱因斯傳記(1983、1992、2000)榮獲許多獎項,包括萊昂內爾‧蓋爾伯國際關係獎(Lionel Gelber Prize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以及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國際關係獎(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ize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史學家史東﹝Norman Stone﹞認為,如果真有諾貝爾歷史學獎這獎項,這三本英國經濟學家生平傳記應該獲頒。)1991年受封爵位,1994年成為英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
愛德華‧史紀德斯基 Edward Skidelsky
英國埃克塞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哲學系講師。著作有Ernst Cassirer: The Last Philosopher of Culture等。經常在《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與《展望》(Prospect)上發表文章。目前正在撰寫The Language of the Virt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