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173
0
0
0

戰後歐洲六十年 / 東尼.賈德(Tony Judt)著 ; 黃中憲譯

  • 作者: 賈德 (Judt, Tony)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進入旋風1945-1953
    • 繁榮與革命1953-1971
    • 大衰退1971-1989
    • 新歐洲 舊歐洲1989-2005
  • 出版: 臺北縣新店市 : 左岸文化出版 :遠足文化發行 2012-2013[民101-102]
  • 叢書名: 左岸歷史 ;162-165
  • 主題: 西洋史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6723629 (卷一:平裝) :: NT$400 、 9789866723674 (卷二:平裝) :: NT$380 、 9789866723773 (卷三:平裝) :: NT$350 、 9789866723827 (卷四:平裝) :: NT$400
  • 一般註:卷一,2014年八刷;卷二,2013年三刷;卷四,2014年三刷 含參考書目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5210008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普立茲獎決選名單
亞瑟.羅斯圖書獎(Arthur Ross Book Award)
撒繆爾.強森獎決選名單(Samuel Johnson Prizes)
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倫敦書評、Foreign Affairs、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推薦


《紐約時報書評》《新政治家》《觀察家》《獨立報》《衛報》年度選書
從殘酷的種族計畫到人權價值的倡議;
從法西斯主義席捲全歐到赤色紅軍劃下冷戰鐵幕;
從二○年代的自由資本市場到二十世紀下半葉的大政府福利國家;
從彼此間鉤心鬥角的軍備競賽到成員國相互合作的歐盟;
從關稅壁壘、彼此間貨幣不得兌換到統一貨幣歐元,歐洲是個人類活動的實驗室,經歷了各式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經濟秩序、社會制度、文化思潮的洗禮和試驗,無怪乎Tony Judt說「像狐狸一樣,歐洲懂得很多。」

這是一部龐大的寫作計畫,耗時十多年,相對於以美國為中心的歐洲史,這部作品提供了真正「以歐洲為中心」的歐洲史。Judt從政治、外交、經濟、社會、文化、電影、服飾等等各面向,將二戰之後,歐洲複雜的歷史發展,做了深入淺出的呈現,寫作功力深厚,將如蜘蛛絲一般糾纏的歷史事件,串連一塊,煉鑄成一部有意義、有個人見解的歷史著作。

卷一《進入旋風》涵蓋時期為1945~1953,主要事件為美蘇對峙,冷戰逐漸成形,鐵幕劃下歐洲史無前例的東西陣營對立,成為往後數十年,影響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主要結構。

戰爭剛結束,各國元氣大傷,通貨膨脹相當嚴重,一包香煙比貨幣來得值錢。在這樣的挑戰下,各國如何從廢墟裡重建?美國的「馬歇爾計畫」、歐洲自身的「煤鋼共同體」、對抗蘇聯集團的「北約」組織,以及各式政經、文化的聯盟與合作,成為歐洲局勢詭譎多變之下的操作籌碼,以及和蘇聯交鋒的前緣。

史達林將東歐納入自己的羽翼之下,施行大規模恐怖統治,掃除異己,整肅擅自有主見的人士,擺樣子公審風聲鶴唳地進行,透過媒體向內部,也向西方傳送。他們高舉文化戰的旗幟,提醒著「可口可樂也是美國的情報網」。

內容註

進入旋風1945-1953 1, 繁榮與革命1953-1971 2, 大衰退1971-1989 3, 新歐洲 舊歐洲1989-2005 4,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東尼.賈德(Tony Judt)

1948~2010

1948年生於倫敦,在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和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受教育,在劍橋、牛津、伯克萊、紐約大學執過教鞭。2008年被診斷為「神經運動元疾病」(俗稱漸凍人),2010年因病逝於紐約。在紐約大學時,他擔任雷馬克研究所所長。雷馬克研究所是他於1995年所創設,專門研究歐洲。

他常為《紐約時報書評》、《泰晤士報文學副刊》、《新共和》雜誌、《紐約時報》撰文。《戰後歐洲六十年》名列《紐約時報書評》2005年十大好書,贏得外交關係理事會亞瑟.羅斯圖書獎(Arthur Ross Book Award),入圍普立茲獎決選名單,和撒繆爾.強森獎決選名單(Samuel Johnson Prizes)。2007年,獲頒漢娜.鄂蘭獎,2009年贏得歐威爾獎(Orwell Prize)的終身成就特別獎。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