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0
0
0
給年輕人讀的資治通鑑 [電子資源[電子書] : 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 / (宋)司馬光作 ; 王學典, 金永吉編譯
館藏資訊

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 《資治通鑑》原是寫給以皇帝為首的統治階層閱讀的經典, 甫一問世,便引起社會各階層極大關注,被奉為金科玉律、至上寶典。 歷代君王將相、文人墨客、各界要人, 乃至普通百姓,皆爭相拜讀,點評批注者不勝枚舉, 如今更成為後人爭相拜讀的文壇名作 《資治通鑑》是中國古代一部編年體通史,它繼承並發展了《左傳》寫人述事的特色,記錄了從周威烈王23年(西元前403年),到周世宗顯德6年(西元959年)間,1362年的歷史。司馬光寫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因此為帝王執政提供了詳盡的歷史參考。後人對其作用評價甚高:「為人君而不知《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鑑》,則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 治國的寶典,處世的玉律 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宋神宗 事關前代得失,甚有裨於治道—清聖祖康熙皇帝 宋人書,如司法溫公《資治通鑑》、馬貴與《文獻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為後世不可無之書。—顧炎武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Google Books、Amaz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