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129
0
0
0

喝杯台灣茶 / 馮忠恬企劃編輯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喝杯臺灣茶
    • 產地X品種X工藝X茶人
    • Tea of Taiwan 2014
  • 出版: 臺北市 : 麥浩斯出版 :家庭傳媒城分公司發行 2014[民103]
  • 叢書名: 好吃 ;17
  • 主題: 茶葉 , 茶藝 , 飲食(風俗)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5680244 (平裝) :: NT$199
  • 一般註:題名取自版權頁 封面副題名:產地X品種X工藝X茶人 英文題名:Tea of Taiwan 2014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5216078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每個年代,都有屬於自己喝茶的樣子!

150年前,Formosa Oolong Tea 即以無酒精香檳的華美姿態,風靡全世界。全盛時期,外銷45公斤的「東方美人」,即可換得一棟「樓仔厝」。

150年後的今天,台灣茶無論在生產或製茶手藝都日漸精進之時,除了人手一杯茶葉多來自越南的手搖茶外,身在台灣的我們,其實還有很多選擇。

台灣的茶產業正悄悄地改變,從以前走進去會擔心老闆講些玄妙聽不懂茶話的老茶行,到現在講求故事、手感與包裝的新品牌;從以前跟茶行買茶,卻不知茶是怎麼被種出來的,到現在可以直接跟農夫買,直接與茶農對話;從以前不論茶具與包裝走的都是傳統的老派路線,到現在無論茶壺、茶倉都越來越有溫度,討人喜歡……。

茶是一個包容性很大的飲品,可以喝味道、喝美學、喝茶法、喝創新。這一期的《好吃》,我們將從產區開始,理解從茶樹、茶菁到茶葉的生命歷程,並告訴大家如何在生活中簡單的為自己泡杯好茶,還要去漂亮百年老茶廠,聆聽建築與茶葉的老故事,更要帶大家去看看文山包種茶的新主流-「台灣藍鵲茶」邊種茶邊做生態的保育過程。

不管是要輕鬆碗泡、優雅蓋杯、用紫砂壺泡功夫茶,還是想喝杯方便的冷泡茶,一個人,一杯茶,一種生活態度,請拋開「手搖茶」茶鹼過濃後以冰塊稀釋的茶湯,對味蕾與身體都好一點,只需幾個簡單的步驟與觀念,就可以好好地感受「四季春」的花香、「金萱」的牛奶糖蜜、「鐵觀音」的韻味以及「高山茶」的山頭氣……

喝茶,一點都不難!這全是這座島嶼,屬於我們文化血緣的甘醇美好。

本書特色:

˙掌握茶知識:
從產區、品種、製茶到選茶的各種小知識,一次告訴你。

˙化繁為簡,讓泡茶變簡單
為繁忙的現代人示範,簡單卻不失茶滋味的泡茶技巧。

˙聽聽茶故事:
從大溪老茶廠看台灣茶葉的百年發展史;台灣藍鵲茶示範有機茶與生態共存的里山精神;去墾丁看看,只有老饕才知道的屏東港口茶。

˙跟茶人一起喝茶
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喝茶哲學,可以喝味道、喝美學、喝茶法,喝創新……感受陶藝家田承泰、京盛宇林昱丞等不同世代茶人們的喝茶精神與方法,推薦他們的私房好茶。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好吃編輯部

從對食材的關心出發,上山下海,致力於尋找台灣好食材與精彩的飲食故事。從產地裡,我們挖掘達人農夫的堅毅精神;從阿嬤口中,我們記錄即將遺落的傳統作法;從菜市場裡,我們看到隱身在常民裡的料理智慧…… 相信食物可以予人幸福與療癒,推廣在地、當季食材。作品有《好吃》雜誌、《跟阿嬤學做菜》、《從餐桌到產地:發現食物與土地的美好真味》、《住在田中央:農夫、土地與他們的自給自足餐桌》等書。

相關著作
《住在田中央!農夫、土地與他們的自給自足餐桌》
《好吃13:路邊廚房 跟著市場職人學做菜》
《好吃14:來去鄉下吃好菜》
《好吃15:好好吃飯 從選米、米食、料理、產地到店家的呷米小學堂》
《好吃16:冰鎮台灣好味道 食材講究 冰品經典》
《好吃vol.12 來我家吃阿嬤的拿手菜》
《從餐桌到產地:發現食物與土地的美好真味》
《跟阿嬤學做菜2:記憶中的飯菜香&季節手釀》
《餐桌上的蔬菜百科》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