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保健手冊 / 健康養生堂編委會編著 ; 吳劍坤、于雅婷主編
- 作者: 健康養生堂編委會 編著
- 其他作者:
- 出版: 新北市新店區 : 人類智庫數位科技出版 :人類文化發行 2015[民104]
- 叢書名: 本草綱目 ;8
- 主題: 中草藥 , 本草綱目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3731092 (精裝) :: NT$380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219588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本草綱目保健手冊》以常用、常見的原則精心挑選了120多種中草藥,將文字部分分為功效、釋名、藥用部分、發明、醫家名論、使用禁忌、形態特征、成品選鑒、實用妙方等,更增加了中藥趣味文化的小故事,閱讀輕鬆愉快、通俗明了,中藥學就是這麼簡單!力求為讀者展現古書精華,使讀者在最短時間內了解博大精深的中醫養生文化。 本書特色 1.全書共129種家用本草,方便購買,簡單實用,古老偏方有奇效!本書有別於《本草綱目》中以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來分門類別,而是以中草藥的功效區分,做出全新的詮釋和延伸,更加方便閱讀。 2.將中草藥分成解表藥、清熱藥、祛風治濕藥、溫裡理氣藥、開竅安神藥、瀉下消食藥、止血活血藥、止咳化痰藥、補虛健體藥、收澀驅蟲藥等篇目,讀者在使用時可對症找藥,將學術性的《本草綱目》變成了更具實用性的家用保健書。 3.每種藥材都配以珍貴的金陵古圖、細致的手繪彩圖、中草藥實物照片,全方位為讀者展現出中草藥的形態,加上對藥材成品的文字描述,為讀者鑑賞中草藥提供了全方位的認識。 名家推薦 台北市中醫師工會名譽理事長 陳潮宗 目錄 序言 / 3 閱讀導航 / 4~5 第一章、輕鬆讀懂《本草綱目》 補瀉溫涼,換個方法講《本草綱目》/ 14 氣味陰陽,瞭解中藥的第一步 / 16 君臣佐使,功效也有輕重之分 / 18 升降浮沉,用藥須順應四時 / 20 優劣鑑別,眼鼻手口四大法 / 22 煎煮服用小常識 / 23 中藥使用禁忌 / 24 第二章、解表篇 麻黃 發汗解表第一藥 / 28 生薑 朝含三片薑,不用開藥方 / 30 防風 幫助身體抵禦風邪的屏障 / 32 荊芥 流行感冒,不用煩惱 / 34 細辛 不再鼻塞流涕,還你暢快呼吸 / 36 香薷 暑天貪涼,生了病就用它 / 38 蔥 發汗解表,散寒通陽 / 40 胡荽 趕走身體裡的不正之氣 / 42 薄荷 清新口氣,讓你神清氣爽 / 44 桑 清熱祛火的明目良藥 / 46 菊花 夏季泡茶,清涼消暑 / 48 柴胡 防治風寒感冒效果好 / 50 升麻 輕身益壽解百毒 / 52 牛蒡 風靡全球的養生蔬菜 / 54 葛 是「三高」人群的保健良藥 / 56 第三章、清熱篇 知母 潤肺滋陰,清肺瀉火 / 60 天花粉 讓你的火氣煙消雲散 / 62 夏枯草 清火降壓的涼茶原料 / 64 決明子 明目潤腸,眼病的剋星 / 66 鴨跖草 清熱利尿的「翠蝴蝶」 / 68 白鮮 趕走一切熱毒風 / 69 黃芩 天然有效的植物抗生素 / 70 黃連 治療下痢腹瀉的首選 / 72 連翹 消腫止痛,瘡家聖藥 / 74 蒲公英 女性乳腺疾病的救星 / 76 白頭翁 治溫瘧寒熱,療金瘡 / 78 酸漿 酸甜可口的藥中美味 / 80 紫花地丁 無名腫毒去無蹤 / 82 半邊蓮 不起眼小草,蛇毒大剋星 / 83 青蒿 酷夏必備的瀉暑熱良藥 / 84 紫草 排毒養顏的女性美容佳品 / 86 玄參 治療男女生殖泌尿疾病的首選 / 88 馬蘭 擺脫久「痔」不癒的痛苦 / 90 酢漿草 通利二便的酸味小草 / 91 第四章、祛風治溼篇 獨活 輕鬆治好頸椎病 / 94 木瓜 關節痠痛,一網打盡 / 96 秦艽 筋脈不痙攣,手腳更靈活 / 98 豆蔻 健脾助消化的調味佳品 / 100 蒼朮 筋骨無力,從此遠離 / 102 苜蓿 利五臟、通小便的盤中美味 / 104 薏仁 營養價值最高的穀物 / 106 澤漆 消除浮腫,還你本來面目 / 108 澤瀉 清溼熱,利小便,消水腫 / 109 冬瓜 祛溼利尿,降壓效果好 / 110 車前草 治療泌尿系統疾病的妙藥 / 112 瞿麥 清心熱、利小便的石竹花 / 114 燈芯草 降心火,下肺氣,治喉痺最快 / 115 第五章、溫裡理氣、開竅安神篇 花椒 廚房裡的芳香之寶 / 118 吳茱萸 溫暖肝胃的驅寒藥 / 120 肉桂 香氣濃郁的溫裡藥 / 122 丁香 溫中散寒治嘔吐 / 124 胡椒 溫中下氣,善解食物毒 / 125 乾薑 回陽通脈不可少 / 126 小茴香 暖胃驅寒,理氣止痛的香料 / 127 茉莉 芳香解鬱,緩解胸腹脹痛 / 128 刀豆 佳餚良藥,益腎補元氣 / 129 枳 消積破氣,通利關節 / 130 蘭草 調節臟腑之間氣的平衡 / 132 -莎草 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 / 134 石菖蒲 補五臟,開九竅,醒神益腦 / 136 蘇合香 通竅醒腦,驅一切不正之氣 / 138 遠志 趕走失眠健忘,還您清醒的頭腦 / 139 靈芝 神經衰弱和失眠患者的必備佳品 / 140 檀香 行氣止痛的佛家聖品 / 142 荔枝 妃子笑,疝氣走 / 143 第六章、瀉下消食篇 郁李 消浮腫,清宿食 / 146 甘遂 性味苦寒的洩水聖藥 / 147 牽牛花 瀉下驅蟲的胃腸「清潔工」 / 148 松子 延年益壽的「長壽果」 / 150 大黃 峻猛「將軍」,瀉下有奇功 / 152 芫花 既能洩水,又可行氣 / 154 山楂 健胃消食的靈丹妙藥 / 156 第七章、止血活血篇 川芎 血虛頭痛必備之藥 / 160 延胡索 活血行氣第一藥品 / 162 大薊 小薊 涼性、止血的良藥 / 164 地榆 清火明目的涼血藥 / 166 紅花 活血美容的中藥名花 / 168 薑黃 活血效果好,行氣更有效 / 169 槐花 芳香清甜的止血藥 / 170 香蒲 藥用兼食用的水邊仙草 / 172 艾 艾灸回陽理氣治百病 / 174 丹參 輕鬆趕走痛經的煩惱 / 176 桃 補中益氣、活血化瘀的鮮果 / 178 益母草 活血祛瘀的婦科第一藥 / 180 骨碎補 長在石頭上的跌打損傷藥 / 182 蓬莪荗 止跌打損傷出血的良藥 / 184 月季花 調經止痛,女人經期必備 / 185 第八章、止咳化痰篇 半夏 養胃健脾,化痰能力極佳 / 188 旋覆花 清除寒痰止嘔吐 / 190 天南星 燥溼化痰的良品 / 192 白前 止咳平喘,寒證熱證都適用 / 193 貝母 止咳消痰的藥中之寶 / 194 前胡 降氣散風邪,化痰通五臟 / 196 桔梗 餐桌上的宣肺祛痰藥 / 198 款冬花 久咳不癒的聖藥 / 200 馬兜鈴 清肺止咳的藤上果 / 201 第九章、補虛健體篇 人參 大補元氣的「百草之王」 / 204 黃耆 五臟皆補的補氣聖藥 / 206 甘草 解百毒、調眾藥的「藥中之王」 / 208 棗 養脾氣、平胃氣的天然維生素丸 / 210 當歸 通治全身疾病的補血聖藥 / 212 龍眼 駐顏有術,不是夢想 / 214 芍藥 白芍補益而赤芍瀉痢 / 216 地黃 生精補血的天賜良藥 / 218 淫羊藿 補腎陽,壯筋骨,祛風溼 / 220 肉蓯蓉 幫男性補腎壯陽的「沙漠人參」 / 222 韭 全身都是寶的「起陽草」 / 224 巴戟天 呵護男性健康的良藥 / 226 杜仲 補腎虛,遠離腰背痠痛 / 227 菟絲子 纏繞在樹枝上的補腎藥 / 228 沙參 千萬不能用錯的補陰藥 / 229 百合 秋季季節性疾病的防火牆 / 230 石斛 滋陰養胃,兼能補腎降火 / 231 麥門冬 養陰除煩,清心肺之熱 / 232 黃精 補脾益氣,本草中的「草部之首」 / 234 枸杞 藥食兩用的進補佳品 / 236 芝麻 延年益壽的「不老藥」 / 238 第十章、收澀驅蟲篇 五味子 五味俱全,補養五臟 / 242 肉豆蔻 止瀉驅蟲暖脾胃 / 244 蓮藕 婦孺童嫗的滋補佳珍 / 246 金櫻子 外敷消癰,內服固精 / 248 石榴 延緩更年期,讓你更年輕 / 250 檳榔 絛蟲蛔蟲,一個都跑不了 / 252 梅 酸酸好味道,驅蟲少不了 / 254 序 博大精深的本草養生學 《本草綱目》是我國古代藥學史上首部耗時最長、內容最豐富的藥學著作,其中所記載之內容,對於後世中醫、中藥學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而在現代,中藥之應用博大精深,一般人對於中藥材的接受度也相當高,甚至對於宣稱可治病抗病的「天然」植物幾近瘋狂的程度,認為吃了沒病、多吃多強身、中藥的安全性比較高、副作用小,所以,中藥材是可以隨時入菜,或隨時可以吃的。尤有甚者,如一些罹患各式嚴重疾患者,更是到了「飢不擇食」的地步。但中藥真的是「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法寶?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中藥亦然。 運用得宜,中藥可以減輕症狀、治癒疾病,用藥者擁有如韓劇中「大長今」的智慧與品德,必能將中藥效果發揮至最高。相反,若一般民眾普遍對於中草藥的知識不足,對於中藥藥效、運用方式一知半解,一旦使用不當,不僅會使療效降低,甚至造成嚴重的後果。 本書的撰寫即希望能帶給讀者更正確的中草藥服用知識,藉由圖文並茂的編排及淺顯易懂的講解,希望讓民眾多多瞭解這些「很重要」的中藥基本概念,並知道如何正確應用,隨著生化科技的發展,藥源性疾病的不斷增加,人們健康觀念的變化、重視傳統醫藥的趨勢,使得本書的內容受到更多的關注,本書的出版將成為家家必備的寶典,提供世人服用中藥的正確範本,相信有深一層的瞭解中藥,且能小心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就能夠更安心吃中藥! 在此誠摯地向各位推薦這一本居家必備健康工具書,書中所講授的知識與實用的技巧,相信若能根據其中指引,確實運用,必能成為我們邁向健康大道的通行證,使我們擁有健康的體魄、幸福的人生。 陳潮宗 中醫師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 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 作者序 老偏方治百病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歷史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神農氏。幾千年來,中醫藥學經過不斷地自我完善和發展,逐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成書於明代的《本草綱目》是集幾千年來食物、藥物的種植、收採、調製及醫養功效的大成,吸收了歷代本草著作的精華,儘可能地糾正以前的錯誤,補充其不足,並有很多重要的發現和突破,是十六世紀之前我國乃至世界上最系統、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藥學著作,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 《本草綱目》原書歷時近三十年編纂而成,共52卷,約190萬字,可謂卷帙浩繁。其中有被現代醫學證明對人體有毒害的藥物,以及一些已經失傳的藥物。由於現代人對文言文的閱讀和理解稍有困難,要全面地讀懂《本草綱目》並非易事。因此我們特地為讀者量身定做了本書。 全書以常用、常見的原則,精心挑選了120多種中草藥,文字部分分為功效、釋名、藥用部分、發明、醫家名論、使用禁忌、形態特徵、成品選鑑、實用妙方和中藥趣味文化10個區塊,言簡意賅、通俗明瞭,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式,同時力求詳實嚴謹地為讀者展現古書的精華,力圖使讀者在最短時間內了解博大精深的中醫養生文化。每種藥材都配以珍貴的金陵古圖、逼真細緻的手繪彩圖和純實物照片,全方位立體地為讀者展現出中草藥的形態。其中,金陵古圖是古刻本罕見的珍品,線條簡潔、古樸大氣,極具收藏價值;手繪彩圖色彩逼真,將植物的細節展現得淋漓盡致,並配有淺顯文字,對植物的花、葉、果實、根等部位詳細地說明;純實物照片則向讀者展現了植物入藥時的形態,加上對藥材成品的文字描述,可以為讀者賞鑑中草藥提供必要的參考。 最後,本書知識性與實用性並重,既有傳統中醫藥學的內涵,又融入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昇華品物的精神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