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99
0
0
0

幹嘛要用吼的啦! [電子資源[電子書] : 不動怒也能搞定孩子的45個關鍵技巧 / 米蘭達著

館藏資訊

父母一定要學會的「情緒課」

我們常常會很自然的認為,發生親子衝突時,父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詢問→傾聽→引導→解決孩子的情緒。

事實上,父母容易從掌權者的角度看待問題,以致忽略了很重要的關鍵問題:父母的情緒,是親子關係的最大關鍵。所以,被孩子的行為激怒時,首先要處理的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本身的情緒,然後才能化解衝突。

又吼又叫,孩子其實「聽」不到!
父母的情緒,是親子關係的最大關鍵。
吼得比孩子大聲,未必就會「贏」;
說話「有分量」比「高分貝」更能讓孩子服氣!
發生親子衝突時,父母若不先處理自己的情緒,
就無法解決孩子的問題、引導孩子發洩情緒。

3關鍵時刻、5步驟,化解親子衝突


避開使關係惡化的3個關鍵時刻

1. 雙方吼叫爭辯,為了輸贏而僵持不下時
2. 孩子發現自己能夠逼父母讓步時 
3. 父母的嘮叨說教激起孩子宣戰的決心時

把握成功溝通的5個步驟

1. 預先作好心理準備與因應對策
2. 父母的要求是什麼,要清楚地讓孩子知道
3. 規則少、簡單扼要,讓孩子輕易讀懂且內化
4. 預先設想如果規矩被破壞了該怎麼因應
5. 教孩子重要的溝通技巧,比批評或懲罰他們的行為來得積極

拋開「輸贏」心態,努力解讀孩子的訊息

要把「輸贏」放一旁,把「親子關係」放心上。
堅持要爭「贏」,最後只會「贏了」面子、「輸了」孩子。

努力解讀孩子每次抗拒行為所要傳達的訊息

孩子每次的抗拒行為,都是在傳達一項訊息給父母。

也許孩子傳達的是一種挑戰權威的訊息:「是你當家,還是我當家?」

也許孩子傳達的是自覺被忽略的訊息:「自從弟弟出生後,爸媽眼裡就只有弟弟,不再像以前那樣關心我,他們不再愛我了,我討厭爸媽,我討厭弟弟!」

父母必須先加以解讀再作反應。只要給孩子一個明確的答案,就可以遏止他們想要推翻父母權威的念頭。

本書重點

父母一定要學會的「溝通課」
⊙與孩子當好朋友的9個方法
⊙正確解讀孩子反抗行為的7個訣竅
⊙提升陪伴品質的5個練習
⊙引導解決情緒問題的9個方法
⊙使孩子肯定自我感覺的8個技巧
⊙教孩子自我約束的8個練習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米蘭達
大學主修心理學
曾擔任過新聞雜誌記者、親子雜誌記者。擁有豐富的教養知識,但自認不是育兒專家,只是一個早早就下定決心的媽媽,對三個孩子的情緒教育非常用心。
每當聽到父母們抱怨孩子不聽話、反抗,急著四處尋找解決「孩子的問題」的方法時,她總會問父母們:「難道都沒有想過先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嗎?」
她認為,父母才是親子關係裡的主導者、權威者,他們的情緒才是影響親子關係與孩子教養的最大關鍵。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