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行書 : 就字論字-從王羲之到文徵明的行書風格比較分析 / 侯吉諒作
館藏資訊

真正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就是行書!
因此,學會欣賞、書寫行書,是學習書法最重要的目標。
所謂「楷如坐、行如走、草如奔」,說明楷、行、草三種字體的相對書寫速度是楷書最慢、草書最快、行書速度在楷、草之間。
以書寫速度來分別楷、行、草,似乎非常科學,其實不然。快慢只是形容詞,你的慢,可能就是別人的快,你快,別人可能更快,以書寫快慢來分辨是不是楷書、行書、草書,並不準確。
因此,寫快一點就真的等於是行書嗎?當然不是,絕非楷書寫快了就是行書。
楷書的每一種基本筆畫,都包含了「起、提、轉、運、收」五個動作,行書也是一樣,但還要再加上「速度快慢」、「力道大小」的兩個極大的變數,實際書寫時的複雜程度,很難用文字說明。
行書有許多東西是要學習的。楷書只是立正、稍息、原地踏步,行書是真正的行走、小跑步、還要能夠跳躍、旋轉,而且要保持姿態優美。
行書之所以可以成為非常高明、困難的書寫藝術,就在於真正的行書有其特殊的書寫技術、方法和筆順、結構。沒有這些特殊的書寫技術、方法和筆順、結構,就稱不上是正統的、及格的行書。
本書以書法史上三位行書大師文徵明、趙孟頫、王羲之的書法,以相同的單字作分析,「以字論字」,互相比較彼此的異同、優劣、特色等等,儘量不用形容詞,而以清楚、簡單的詞彙,說明行書的關鍵性特色。
侯吉諒
他是當代詩人、散文家、兼擅書畫與篆刻,為前故宮副院長、文人畫大師江兆申的鍾愛弟子。已在台灣、日本、美國舉辦多次個展,於二○○四年應邀至美國華盛頓展覽,並於馬里蘭大學、美國國務院演講及創作示範。
他精通古典與近代詩文、書法、繪畫、篆刻,為難得一見之全方位創作者,博雅的文學修養、喜愛攝影、音樂,長期接觸中西方各種藝術,作品中具深入古典且極為強烈的當代意識,別具溫潤的風姿及驚人的創造力,融合詩書畫印、文學「五絕」藝事,實踐會古通今,成為其創作風格與特色。
侯吉諒不斷創造美麗動人的作品,潛心詩歌散文創作,致志推展台灣書法教育。首創以數學、幾何、物理、力學來解析書法觀念及賞析。
暢銷著作一覽:
《如何寫書法》、《紙上太極》、《石上書法》(木馬)
《侯吉諒書法講堂:漢字結構分析》(聯經)
《如何寫心經》、《慢筆寫心經》(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