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79
0
0
0

門孔 / 余秋雨著

館藏資訊

余秋雨先生 第一本專為懷人憶事而寫的散文集
何謂「門孔」? 那就是:守護門庭,窺探神聖。
任何人,不管身處何時何地,都找得到這樣的「門孔」。
──余秋雨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的親歷,他書寫與謝晉、巴金、黃佐臨、章培恒、陸谷孫、張可、王元化、星雲大師、白先勇、林懷民、余光中等人的交往,兼及時代性與文化性的傳神文字,讓這些兩岸重量級的文化人躍然紙上;我們透過余秋雨先生的〈門孔〉,看見切身感受的「記憶文學」,也就是「親歷散文」重現了現代文化的精神與光亮之處,在文中更到到一位父親對家庭的責任與愛。

阿三還在的時候,謝晉對我說:「你看他的眉毛,稀稀落落,是整天扒在門孔上磨的。只要我出門,他就離不開門了,分分秒秒等我回來。」
謝晉說的門孔,俗稱「貓眼」,誰都知道是大門中央張望外面的世界的一個小裝置。對阿三來說,這個閃著亮光的玻璃小孔,是一種永遠的等待。
──〈門孔〉

〈門孔〉一文不僅感動眾多讀者,更引發極大的迴響。余秋雨先生亦將自己的母親與妻子寫入本書,文字雖簡單,讀起來情真意摯,格外令人動容。他和妻子情感歷程的〈單程孤舟〉。余秋雨先生視為「交家底」式的談心,是他頗為珍惜的作品。他說,不管走多遠,不管寫多少東西,重點還是一個小小的家庭,一個安靜的生活,一個被安頓住的自我靈魂。

-----------------------------------

余光中:「比梁實秋、錢鍾書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舉重若輕。」

白先勇:「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嚴又一次喚醒了。或者說,他重鑄了唐宋八大家詩化地思索天下的靈魂。」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余秋雨
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

在中國大陸的文革災難時期,以戲劇為起點,針對當時的文化極端主義,建立了《世界戲劇學》的宏大構架,于文革後出版,至今三十餘年仍是這一領域唯一的權威教材,獲中國大陸「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同時,又以文化人類學的高度完成《中國戲劇史》,以美學的高度完成了中國首部《觀眾心理學》,並創建了自成體系的《藝術創造學》,皆獲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被推舉為當時中國大陸最年輕的高校校長,並出任上海市中文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兼藝術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曾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國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榮譽稱號。

二十多年前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被埋沒的重要遺址,之後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裡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跡,是迄今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現場抵達的人文學者。在考察過程中寫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歎》、《行者無疆》、《尋覓中華》、《摩挲大地》、《行走十五年》等書籍,開創「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風,獲得兩岸三地諸多文學大獎,並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籍暢銷排行榜前列。

近十年來,他憑藉著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資源,投入對中國文脈、中國美學、中國人格的系統著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大學、《中華英才》雜誌等機構讚譽不斷,表彰他「把深入研究、親臨考察、有效傳播三方面合於一體」,是「文采、學問、哲思、演講皆臻高位的當代巨匠」。

自二○○二年起,赴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華盛頓國會圖書館、聯合國中國書會講授「中華宏觀文化史」、「世界座標下的中國文化」等課題,每次都掀起極大反響。二○○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授成立「余秋雨大師工作室」。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秋雨書院」院長、香港鳳凰衛視首席文化顧問、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