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144
0
0
0

被誤解的犯罪學 : 從全球數據庫看犯罪心理及行為的十一個常見偏誤 / 湯姆.蓋許(Tom Gash)著 ; 堯嘉寧譯

館藏資訊

『電子版書封與實體書封不同』

『電子版無附贈書籤』



直探地下紐約、倫敦暴動、美墨邊境、各國監獄、大都會幫派及貧民窟治安等社會議題,
以統計數字破解法律和道德間的迷思,並重新思考「人」為何犯罪?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賴擁連——專文導讀】

【國內推薦】
呂秋遠 律師
李茂生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林文蔚 獄政改革倡議者、畫家、臺獄政工會發起人
邱顯智 律師
苗博雅 《阿苗帶風向》主持人
翁國彥 執業律師
楊士範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
冬陽  推理評論人
朱家安 哲學雞蛋糕腦闆、沃草公民學院主編、簡單哲學實驗室共同創辦人、PHEDO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
臥斧  文字工作者
馬欣  影評人、作家
張國立 作家
陳國偉 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所副教授

|國內第一本犯罪學的入門讀物

|犯罪學家聯合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等領域專家找到犯罪的根源

→ 重大刑案發生時,政府便會加派警力每10-15分鐘巡邏一次,但經實驗發現:無人巡邏、正常巡邏跟兩倍警力巡邏的轄區,長期下來犯罪率是一樣的。

→ 加州三振出局法對犯第三次重罪的累犯求處重刑,但該州受刑人短期內的再犯率卻是其他州的八倍之高;芬蘭放寬假釋標準,犯罪率卻比美國還低。

→ 一般認為移民或難民等外來者會帶來不少社會問題,當地居民遭難民性侵案件也時有聽聞,但研究發現:三分之二的性侵案當事人都認識凶手。

→ FBI和國際刑警組織認為全球八成的犯罪行為是犯罪組織所為,但警方從日常作業和調查成果中看到:犯罪多半是地域性的,所得也無法支撐犯罪組織的日常運作,而所謂的犯罪組織,往往是為了現下目標而臨時組成的小團體,事成之後就解散。

→德國二十年前機車竊盜案損失嚴重,一年有八萬件,但當安全帽強制法通過後犯罪率急速下降三分之二,深入探究後才知:愛兜風的小偷怕的不是沒戴安全帽被抓,而是被攔下臨檢的後果。

→青少年街頭違法亂紀的案件降低,不完全是打擊犯罪有效,而是犯罪型態改變;日本堪稱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但96%的人認為治安正在崩壞;墨西哥黑道猖獗,但犯罪率其實不高;吸食海洛因的人,第一次犯罪都發生在吸食毒品前……

社會輿論認為治安不佳是犯罪者的道德問題,嚴刑峻法方能收到成效。但英國智庫研究員湯姆.蓋許深入世界各國犯罪資料庫,透過大數據分析發現事實不然,必須將犯罪潛在者與犯罪行為分開思考,才能看清犯罪問題和預防方式。這本打破過往迷思的犯罪學入門,不只分析普遍的犯罪觀點所造成的弊病,更直陳現行法律和警察制度的得失及未來發展可能。而在監獄不斷擴建、刑度次次加重、獄政輔導經費卻嚴重不足的今日,我們唯有仔細探究犯罪本質,才可能改變這個充斥暴力和復仇式正義的世界。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湯姆.蓋許Tom Gash
英國智庫「政府研究所」(Institute for Government)高級研究員,也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曼海姆犯罪學學院(Mannheim School of Criminology)的客座研究員。過去曾擔任英國布萊爾首相政策小組的犯罪政策顧問、政府研究所所長,現在則為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的資深顧問。

蓋許經常參與公共政策或時事議題的辯論,他會為《獨立報》(The Independent)、《衛報》(The Guardian)和《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撰文,也常現身於電視和廣播節目,宣揚應該改進犯罪政策,並擴及公部門的管理。

蓋許出生於英格蘭的諾里奇(Norwich),曾在牛津大學修習現代歷史(Modern History)。他與妻子一起住在倫敦,身邊有一隻獨眼貓桃瑞絲(Doris)。他喜愛咖啡、演奏樂器和運動,但水上運動不在其中。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