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73
0
0
0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 廖瞇著

  • 作者: 廖瞇 著
  • 出版: 臺北市 : 遠流 2020[民109]
  • 叢書名: 綠蠹魚Read it! , 綠蠹魚 ;YLM32
  • 主題: 臺灣文學 , 散文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573287605 (平裝) :: NT$330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5262467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第20屆台北文學獎-台北文學年金」得主
★一場無例可循的艱難對話,一部近身拍攝繭居族的紙上紀錄片
★「這或許是張愛玲散文〈私語〉以來最冒犯的家庭書寫了。」——盧郁佳


∣ 他是所謂的繭居族、啃老族。
∣ 他十多年來倚賴家人供養,像一尊佛那樣。

「我用『滌』來代稱這個弟弟,我都叫他『ㄉ一ˊ』,不是弟弟的意思,只是一個發音。還有因為他怕髒,他覺得這個世界很髒。」

滌大學畢業後失業在家十餘年。鎮日關在房間裡,只在固定時刻走出。
他的感官異常敏感。只要客廳有人,連去廚房倒杯水,都是艱鉅的工程。
他無法走在人群裡,不坐電梯、不搭大眾交通工具,永遠走路。
他因為敏銳執著而飽受折磨。他是別人口中所謂的繭居族、啃老族,
以及高敏感、強迫症、控制狂、完美主義者……
滌不跟爸媽交談,沒有朋友,姐姐是他唯一說話的對象。

∣ 他是我弟弟,父母唯一的兒子。
∣ 書寫,是為了他,更是為了媽媽。


一個長年為家庭犧牲忍抑的母親,對兒子的現狀自責,「都是我這個媽媽不好。」
一個性情溫和卻難以言愛的父親,一生拚搏,對兒子有許多不解與不諒解。
一個離家在外的姐姐,回轉過身,敲叩弟弟滌的房門,試圖展開對話。
作者廖瞇如實記錄下與弟弟的互動,同時一點一滴追溯成長過程,直面與父母的關係。這部作品,不僅是對弟弟幽闇如謎心靈的探索,更是對母親、對父親,以及對自己的挖鑿深掘。對話,打開了一個個黑盒子;書寫,將她帶到一個從未想過的地方。

∣ 不只是長篇紀實散文,
∣ 更是一部近身拍攝的紙上紀錄片。


這是一篇描繪家庭情感的長散文,一份記錄困難關係的報導,一部近身拍攝的紙上紀錄片。
作者書寫時,沒有預設,無從計畫,她不知道會如何發展,更不知道終點在哪裡,只能「且走且看」的記錄下這一切,並盡可能誠實。或許正因為如此,才更顯真實。
不雕鏤文字,卻總是精準切中;不渲染情感,反因為節制而動人;沒有高潮起伏,仍引領讀者一路讀下去。
那些層疊細碎的家庭日常,讓我們無比熟悉;每個家人的現實處境,與我們這般接近。

∣ 我們與「不正常」的距離。
∣ 每個人都有可能變成「怪物」。


近年,繭居族與啃老族等社會現象愈益引發討論,這部作品,是對相關情狀的第一手觀察記錄。
書中不僅深入探觸被視為「不正常的人」的內在心理,同時剖視其家人遭遇的困境。
作者並透過自學,以及尋求心理學專業人士的建議,持續與家人進行一場場對話,試著慢慢靠近,相互感受,彼此理解,自我療癒。
究竟,每個人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那真的是滌自己的選擇嗎?還是,他面前的選擇太少?
而有沒有可能,自己也會是「不正常」的那個人?有沒有可能,一切會「好」起來?

書中摘句
✽在書寫的時候,滌變成一個謎,滌的爸媽變成一個謎,她自己變成一個謎。但不書寫的時候,他們變回一個一個的人。
✽為什麼我一邊說「不正常並非不正確」,但同時又希望他是個正常的人呢?
✽我有時候想,如果我早一點開始跟他說話,那麼他有沒有可能「正常」一點?所以我也只是希望他平平凡凡,正正常常就好了?我根本沒有打算了解他真正在抗拒的是什麼?
✽有次有個朋友問她,你寫是因為你弟嗎?她點頭。但她現在想,好像是為了媽媽。
✽一部分的我跟自己說,這是滌自己的選擇;但另一部分的我想著,這真的是滌自己的選擇嗎?有沒有可能,他面前的選擇太少?
✽「在房間裡是他自己的選擇。」「不要變成怪物就好了。」「不要去傷害別人就好了。」我這樣想著,然後一天度過一天,一年度過一年。
✽我更在意的似乎是,我擔心我沒有注意到他在房間裡發出的訊號。我擔心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發出訊號。
✽滌說,如果心理醫生就只是聽他說話,我來聽他說話就好了。
✽只是我社會化了,我有斌跟我一起;只是滌沒有社會化,沒有人跟他一起。
✽我很想說,如果變得稍微正常對你來說也比較好喔,但我說不出來。因為滌變「正常」最大的影響是─對他的家人比較好,說得更實際一點,我們比較輕鬆。
✽忽視他的困難就像對憂鬱症的人說那你就快樂起來啊。
✽羅哲斯說每個人都有積極入世的那一面,但當我與滌相處時,我卻感覺不到,我覺得他想要的就是走一條沒有人的路。
✽聽著媽媽說話,跟媽媽說話的當下,我感覺著這些正發生在我們之間的事──我發現,書寫將我帶到一個從未想過的地方。
✽「我現在看著我的姐姐,覺得她很可愛。沒有人像你這樣跟我講話。」滌看著我說。

關於封面設計
美術設計朱疋,以全黑底色呈現此書所探觸的心靈困境,以及艱難家庭關係。也譬喻白畫幾乎足不出戶的滌,獨自繭居在他的小房間裡。

手工拼貼感的球形,是作者扔進滌房間、試圖開啟對話的布球;萌發長出的枝枒,呼應全書結尾那段動人的描述。帶點螢光的綠色雨滴/水痕,不唯有洗滌之意,也隱喻療癒的可能,宛如為黑闇小房間帶來生機。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廖瞇
大學讀了七年,分別是工業產品設計系與新聞系。
認識「玩詩合作社」後,創作底片詩;認識《衛生紙+》後,持續寫詩。
2015年出版詩集《沒用的東西》。
2019年以《滌這個不正常的人》獲選為台北文學獎年金得主。
認為生命中所有經歷都影響著創作。
現寄居東部,一邊寫作一邊教學。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