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153
0
0
0
我在底層的生活 : 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 / 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著 ; 林家瑄譯
- 作者: 艾倫瑞克 (Ehrenreich, Barbara) 1941-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
- 出版: 新北市 : 左岸文化出版 :遠足文化發行 2020[民109]
- 叢書名: 左岸社會議題 ;303
- 主題: 貧窮 , 工資 , 勞動階級 , 美國
- 版本:二版
- ISBN: 9789869800686 (平裝) :: NT$400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265965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猜猜看,餐廳女服務生、旅館房務員、鐘點清潔工、看護之家助手,和沃爾瑪的售貨員,哪一種低薪工作最磨人心志、把人逼近發狂崩潰的臨界點?
本身並不貧窮的人往往想像貧窮是一種過得下去的生活。
儘管很清苦,但窮人們總是想出辦法活下來了,不是嗎?他們「總是在那裡」。並不貧窮的人很難理解那其實是一種極度痛苦的狀況:午餐可能只有一包多力多滋,所以早在下班之前就已經餓得快要暈倒;所謂的「家」就是一輛可以窩著睡覺的廂型車;即使生病或受傷,還是得咬緊牙關「用工作撐過去」,因為根本沒有生病津貼或健康保險,而只要一天沒有薪水,就意味著隔天連幾塊錢的伙食費都付不出來。這些經驗根本不能被歸類為「過得下去」,而是一種經年遭到剝削、受到無情懲罰的生活方式。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努力工作是成功之道」、「努力工作就會出人頭地」,或是「我們就是努力工作才有今天」。我們被灌輸「努力工作」是脫離貧窮的不二法門,沒有人告訴我們,就算你「努力工作」(努力到你甚至從來沒想像過的程度),還是有可能發現自己仍然深陷在貧窮和負債中,甚至越陷越深。我們可能會發現,「再怎麼努力工作都沒有用」才是我們需要面對的真實世界。
為什麼會這樣?芭芭拉‧艾倫瑞克決定親自加入他們,找出答案。「如果你想了解一個階級,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入他們!」
芭芭拉頂著60歲的身軀,從佛羅里達到緬因,再到明尼蘇達;她當了女服務生、旅館房務員、鐘點清潔工、看護之家助手,以及沃爾瑪的售貨員。她秉持著科學精神,梳理出低薪工作生存下去的方式:任何工作都需要技巧,不論它有多基本;最底層的工作,也要求精神和體力上的龐大付出;以及,如果想要有個安穩的小窩,你至少需要兩份工作。
這本書並不是關於什麼出生入死的「臥底」冒險經驗。她做的事幾乎任何人都做得來:找到工作,把這些工作做好,努力量入為出使收支平衡。事實上,這正是幾百萬名美國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她以一貫的幽默與辛辣描寫這段交雜著汗水、淚水、清潔劑與番茄醬的低薪生活。她把苦日子寫得深刻,也興味盎然。
有人會說只要懂得設身處地,這些狀況並不難想像。當然。只是,每個人對忙碌的定義不一樣;對貧窮也是。如果少了這些作品,或許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關在象牙塔裡的想像,距離現實多遠。金融風暴後,窮忙族成為普遍現象,本書也成為探討「窮忙族」的代表作品。
各界推薦
貧困者和決策者,那些擁有話語權的人們,居住在同一個國家,卻是兩個世界,後者擁有光環,提出的意見有人重視,而前者無人聞問,連真實的困境都被忽略,「反正一直都有窮人嘛」。芭芭拉的「降世」正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原來有這樣一個「在職貧窮」的事業和階級存在。──林立青
這些經驗的描述令人難以忘懷,她的文筆生動、機智,很少讀者能不被美國經濟底層那種令人羞愧的現實狀況觸動。本書必定將在底層報導的經典著作中占有一席之地。──《新富餘》作者,茱麗葉‧修爾(Juliet Schor)
美國對於經濟繁榮的負面視而不見。艾倫瑞克巧妙地層層剝除我們的自我否認,試圖消除富人和窮人、被服侍者和服侍者的區分。這本勇敢而坦誠的書是一項挑戰,挑戰我們是否能創造出一個不如此嚴重分化的社會。──《震撼主義》作者,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 1941~)
洛克菲勒大學細胞生物學博士,曾任《時代雜誌》專欄作家,作品也常出現在《哈潑》、《國家》、《新共和》等刊物,是相當活躍的女性主義者與民主社會主義者。她出身礦工家庭,讀大學時受到反戰運動啟蒙,拿到博士學位後決定放棄教職,投入寫作與社會運動;也因為前夫是卡車司機,特別關注美國社會底層(M型另一邊)的生活。《我在底層的生活》出版後,她被診斷罹患乳癌,在治療過程中以此個人經驗探討美國的醫藥產業問題。艾倫瑞克至今已出版二十一本著作,包括暢銷作品《我在底層的生活》、《失業白領的職場漂流》、《失控的正向思考》、《嘉年華的誕生》,以及自傳作品《我的失序人生》,最新作品為《Natural Causes: An Epidemic of Wellness, the Certainty of Dying, and Our Illusion of Control》。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