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你一定非得要想通? : 給總是越想越糾結的你, 不用吃藥的療「鬱」處方箋 / 皮亞.卡萊森(Pia Callesen), 安.梅特.福特普(Anne Mette Futtrup)著 ; 林怡婷譯
- 作者: 卡萊森 (Callesen, Pia)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給總是越想越糾結的你, 不用吃藥的療「鬱」處方箋
- 出版: 臺北市 : 平安文化 2022[民111]
- 叢書名: 平安叢書 ;第703種 , Upward ;125
- 主題: 憂鬱症 , 心理治療 , 認知治療法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5596521 (平裝) :: NT$340
- 一般註:譯自: LEV MERE, TÆNK MINDRE
- 書目註:參考書目: 面220-223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275462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你的腦袋沒有生病,
你只是想太多!
已售出英、美、德、法、荷等多國版權,
徹底顛覆你對傳統憂鬱症治療的認知!
【諮商心理師】陳志恆 專文推薦
【臨床心理師】李介文、【臨床心理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暢銷作家】洪培芸、【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黃之盈、【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蘇予昕、【諮商心理師】蘇絢慧 專業盛讚!
當你這樣想:為什麼我的表現不如別人?我出了什麼問題?
試著這麼做:越想心情越差,來聽最愛的podcast好了,聽說新的一集很有趣。
當你這樣想:不知道同事是怎麼看我的……我為什麼沒辦法振作?
試著這麼做:留下一個時間好好「煩惱」,其他時間我的心神是自由的。
當你這樣想:該怎麼面對死亡?生命又有什麼樂趣呢?
試著這麼做:既然一時也想不出答案,先完成今天的工作吧!
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思緒,但為什麼有些人會得憂鬱症,有些人卻不會?關鍵就在處理思緒的「後設認知」中。面對腦中成千上萬個想法,有些人會選擇忽略、轉念,有些人則是傾向壓抑、逃避……是要走進憂鬱之中,或是順利繞過憂鬱的深淵,端看你是否選擇了正確的「策略」。
從對自身思緒的覺察開始,你可以透過縮短情緒、控制注意力與正念超脫,取代鑽牛角尖,適時拉自己一把,一步步重拾對想法的掌控權。「後設認知治療」經丹麥心理學權威卡萊森博士臨床證實安全有效,約有70~80%的病患可在不使用抗憂鬱劑和傳統療法的情況下成功克服抑鬱!
生活總是會不斷為我們帶來低潮與挑戰,但我們能夠學會與它們共存;你不一定要先排解負面想法,也能昂首勇敢前行。很多時候「憂鬱」只是一種習慣,只要相信自己,就可以戰勝情緒,重拾身心的安適。別忘了,我們是活在寬廣的世界中,而非困守在自己的腦袋裡。
皮亞.卡萊森 Pia Callesen
後設認知治療師暨專家,於英國曼徹斯特後設認知治療研究院深造,接受後設認知治療創始人阿德里安.威爾斯教授之指導。其後在曼徹斯特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於丹麥執業,身兼治療師與診所主管二職。卡萊森博士著有《誰說你一定非得要想通?》與《活在當下,放下焦慮》兩本關於後設認知治療的暢銷書,皆登上暢銷排行榜,且陸續譯為多國語言,於全球出版發行。卡萊森博士執業的診所「Cektos」提供英語線上治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