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70
0
0
0

囤積癖 : 從消費欲望到斷捨離, 囤積世代的物我依存關係 / 珍妮佛.霍華德(Jennifer Howard)著 ; 陳義仁譯

  • 作者: 霍華德 (Howard, Jennifer)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從消費欲望到斷捨離, 囤積世代的物我依存關係
  • 出版: 臺北市 : 漫遊者文化 2022[民111]
  • 叢書名: Verso ;68
  • 主題: 強迫症 , 囤積性格 , 消費心理學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4896127 (平裝) :: NT$360
  • 一般註:譯自: Clutter : an untidy history
  • 書目註:參考書目: 面233-238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5277303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烏俄戰爭、Covid-19、歐洲難民潮、加州森林大火、全球暖化氣候災難……
面對這些天災人禍,如果你得逃命,你會帶上什麼?哪些東西是在你生命中,真正無可取代的?

「我坐在母親房子的地板上,被四周的雜物環繞著。」是本書開頭的第一句話。
本書以母親的囤積癖作為整個世代巨大而混亂的縮影,探討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和網路發達是如何透過郵購目錄、二手市集和連鎖量販店,催生出無底洞般的物欲需求,從無限拜物到囤積障礙,清晰呈現歷史上囤積現象的發展脈絡。
囤積既非強迫症,也不是焦慮症,而是在消費文明的外衣下「痛苦和快樂的混和」,讓我們看見人是如何能樂在獲取事物,同時又苦於無力管理或甩掉隨之而來的過多雜物。然而,囤積絕非個人問題,而是社會演進過程中,人類勢必面臨的文化困境。
書中援引各種新聞事件、數據資訊與文章著作,從「囤積」現象中發掘許多深刻的觀點。

囤物有其心理、歷史和文化根源
從工業革命開始,維多利亞時代的浮誇風潮和資本主義掛帥,加上網路購物的方便快捷,導致一連串失控和混亂,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浩劫。作者檢視數百年前啟動的資源大戰,綜觀百貨郵購目錄、二手市集、博覽會式收藏、大型連鎖量販等商業機制,說明發達國家人民的生活如何淹沒在物質和財富之中,並揭示與環境破壞的直接關係。

極簡主義是對淨化的渴望
「囤物」是一種「被延遲的決定」,當你無法或不願處理你所積累的東西,就會被淹沒或癱瘓。不管是近藤麻理惠的「令人怦然心動整理法」,還是「物歸其位」收納術或「斷捨離」風潮,從外在環境到內在心靈的減法,反映了囤物積習與現代人迷惘不安的直接關連。

物我依存的哲學
資本主義的消費文化誘哄我們,買東西就等同於買到快樂。當買的東西不再帶來快樂,我們就買更多的東西。然而,當我們佔有更多物品,無形中也被這些物品佔有並奴役,因為我們必須花更多時間去整理和維護,以維持最基本的需求。

數位垃圾也是一種囤積
網路生產和遞送系統確保了無窮盡的物質供給。隨著實體物氾濫,囤物夢魘也佔據了數位世界。隨手可得的電郵、文件檔、照片和影音,以及永遠沒空整理的電子報、簡訊通知和購物廣告,再大容量的硬碟和雲端也不勝負荷。

瑞典式大限清理的溫柔省思
要認真考慮什麼會變成「身外之物」,就必須承認你終有一死,而許多構成日常記憶或家族傳承的事物,在我們不能欣賞或享受它們之後,還會存在很久很久。「大限清理」的觀念是:「絕對不要設想有誰會希望-或能夠-花時間來照顧那些連你自己都懶得打理的東西。無論他們有多麼愛你,都不要把這個重擔留給他們。」

囤積彰顯了人與物的依存關係,或許是缺乏安全感、也可能是一輩子的創傷、或許是難以割捨的回憶、也可能是內心深處對生活的嚮往。然而,囤積往往衍生出罪惡和羞恥,當我們介入每個大量囤積的現場,務必抱持同理和想像,去看見處於堆雜背後的那個「人」。
「清空我媽房子讓我清楚認識到,幾乎任何東西——衣服、廚藝書、晚禮服——一旦不再被使用或照管,就會變成雜物。」這本書給我們深刻的省思:當我們活著的時候,應該好好思考什麼是我們一輩子需要的東西,哪些物件是真正無可取代的?而不是在生命的終點,才去思考什麼是我們可以丟棄的東西。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珍妮佛‧霍華德(Jennifer Howard)
《華盛頓郵報》特約編輯與專欄作者,也是《高等教育紀事報》的資深記者。她的文章和評論經常刊登於《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Slate、Bookforum, Fine Books、《拼貼師》Collections與Humanities magazine等媒體。目前居住於美國華盛頓特區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