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130
0
0
0
台灣π : 發現太平洋抹香鯨 / 廖鴻基等著
- 作者: 廖鴻基 著
- 其他題名:
- 發現太平洋抹香鯨
- 臺灣π
- 出版: 臺北市 :新北市新莊區 : 大塊文化出版 ;大和總經銷 2024[民113]
- 叢書名: catch ;303
- 主題: 鯨目 , 自然保育 , 臺灣
- 版本:初版
- ISBN: 9786267388389 (平裝) :: NT$450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290021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π」是鯨尾圖案、是東台灣海底地形、是大海的無窮無盡。 海洋是我們的家園,抹香鯨是生活在台灣家園的厝邊鄰居。「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海上觀察一年記 以行動實質影響台灣社會向海的腳步海洋是一片開闊的宇宙, 工作船是一艘身負發現新天地任務的太空船, 鯨豚是盤旋其中的星雲。 ──廖鴻基二?二二年底「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成立。透過招募與培訓,找到一群有理想、有熱情和有能力的海洋新鮮人,並以多羅滿賞鯨公司一艘二十噸賞鯨船「多羅滿號」為工作船。募得一點基本費用。一年生聚教訓,二?二三年二月十九日計畫首航。這群人透過一次一次的出航紀錄,來證實並建立台灣太平洋抹香鯨群資料,擴充台灣海洋教育、海洋文化資源,也期待能開創性改變台灣未來對太平洋、對大型鯨的態度。這群人並承諾著,以榮耀呈顯台灣海洋。謹以此書,記錄下二?二三年的海上觀察記事。「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 一、證實並建立台灣太平洋抹香鯨群資料,擴充台灣海洋教育、海洋文化資源。 二、鼓勵台灣社會「向海致敬、向海探索」的精神,從認識而尊重而珍惜,走向永續對待我們海洋環境和資源的態度。 三、自二?一六年發現台灣鯨豚,二?一七年推行賞鯨活動至今,台灣社會對待鯨豚從獵殺、吃食到觀察、觀賞,已大幅調整對待鯨豚的態度;二?二三年推出的拜訪抹香鯨計畫,也將開創性改變台灣未來對太平洋、對大型鯨的態度。 四、以此計畫大力調整過去台灣社會與海的不合理隔閡,轉過頭來看見抹香鯨、看見台灣開闊的太平洋前院,進而擁有海闊天空的視野和機會。你幫我,我幫你,我們幫大海,大海幫我們,計畫將在這樣的根柢上有了穩實的基礎和好的開始,相信我們有能力攜手為海洋台灣寫下新頁。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