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76
0
0
0
手足同療 一個人的FJM : 最新圖解.吳若石神父反射健康法. 3 : 全新定位83處手部反應區, 自己也能施作的人體自癒與保健醫典 / 吳若石, 胡齊望著
館藏資訊
本書旨在闡述哥倫比亞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演變過程。自從於一九一九年開設了當代文化課程之後,又增設了人文課程、科學課程。雖然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但是對於「該選擇什麼課堂讀物?」、「導師的自主性又該有多高?」、「課程的『核心』又是什麼?」,哥倫比亞大學一直仍在尋求共識當中。除了上述的問題之外,面對社會的變遷,通識教育開始遭受以下的批評:性別歧視(以男性的作品為主)、種族主義(以白人男性的作品為主)與無關性(以古代為主而沒有現代有關性的議題),甚至被批評為「死白人男性」的領域,因此,通識課程必須調整課程的重心。
對於上述的爭辯,校園中往往存在兩股極端的勢力:傳統派(反對核心課程有絲毫的改變)與激進派(教育應該排解偏見與誤解),這兩派的盲點在於,認為主流西方傳統似乎是確定的、同質的事物。在哥倫比亞大學,對於何謂通識教育課程的「核心」,至今仍沒有達成共識,因為哥倫比亞大學確信:核心即中樞,而非整體;核心即基礎,而非堡壘,因此,課程的核心必須與時俱進,就如同綠洲般地豐饒、滋養與舒適,它是秩序與目的之綠洲。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克羅斯(Timothy P. Cross)
曾任哥倫比亞大學校友事務與發展辦公室電子計劃主持人(director of electronic programs)及通訊處副主任。史瓦茲摩學院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人文與科學研究所完成碩士及博士論文。克羅斯自一九九○年開始擔任哥大核心課程教師,當時開設的課程是供研究生選修的當代文明導論,並持續開設此課程至今。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