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薩哈林島行旅 : 俄國文學巨匠契訶夫唯一一部旅行報導文學 / 安東.契訶夫(Anton Chekhov)著 ; 劉森堯譯
- 作者: 契訶夫 (Chekhov, Anton)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俄國文學巨匠契訶夫唯一一部旅行報導文學
- 出版: 臺北市 : 馬可孛羅文化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2023[民112]
- 叢書名: 探險與旅行經典文庫 ;13
- 主題: 契訶夫 (Chekhov, Anton Pavlovich), 1860-1904 , 傳記 , 遊記 , 報導文學 , 薩哈林島 , 俄國
- 版本:初版
- ISBN: 9786267356210 (平裝) :: NT$650
- 一般註:譯自: Sakhalin island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292103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著名小說《六號病房》背後的一場世紀考察「跟隨契訶夫一步一腳印,進入他的思緒,啟程走這一遭人間煉獄的歷險,時刻深思此書所帶來的種種問題意識與人文關懷。」―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 陳相因◆ 俄羅斯國立聖彼得堡大學語言所俄國文學史系碩士/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斯拉夫研究系與東方研究系兩系博士/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 陳相因 專文導讀◆ 契訶夫生涯唯一一部非虛構作品◆「十九世紀最好的報導文學」――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 薩哈林島(另譯為庫頁島)是北太平洋上介於韃靼海峽和鄂霍次克海之間的一個長條形島嶼,四面環水。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起,俄羅斯帝國把它當作是罪犯無法逃脫的天然監獄,將成千上萬的政治犯和刑事犯流放到這裡,從事苦役勞動。 一八九○年,契訶夫決定前往薩哈林考察,他參觀監獄、和苦役犯談話,記錄了近一萬個囚徒和移民的近況,甚至目睹了死刑和種種酷刑,深受震動。三個月後,他回到莫斯科,花了三年的時間,寫出《薩哈林島行旅》。在這裡,一切都如同他的景色一般,蕭瑟且孤寂 這一趟旅途改變了契訶夫此後一生的創作方向,也為世界的人對於沙皇政權、薩哈林島帶來更深刻的理解,直到現今也是最重要理解薩哈林島的來源。 契訶夫一生中極其重要的令人難忘的作品,對後來的作品和俄羅斯社會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國內推薦|俄羅斯國立聖彼得堡大學語言所俄國文學史系碩士/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斯拉夫研究系與東方研究系兩系博士/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 陳相因 專文導讀《 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作者 陳力航――掛名推薦|國際好評|• 「契訶夫的《薩哈林島行旅》是十九世紀最好的報導文學。」―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 「契訶夫的抒情與自然主義衝動之間產生的張力,寫作出始終引人入勝的敘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薩哈林島行旅》永遠不會讓《櫻桃園》黯然失色,但它同樣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傑作。」―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作為一部文學作品,《薩哈林島行旅》是一部內斂、凝重、不帶感情色彩的散文傑作… 但整體影響卻令人難以忘懷」―觀察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