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241
0
0
0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 參與討論的基本知識 / 2, 政治人物可以說謊嗎?良心要多少才不算太多? : 克莉絲汀.舒茲-萊斯(Christine Schulz-Reiss)文 ; 薇瑞娜.巴浩斯(Verena Ballhaus)圖 ; 陳致宏譯

館藏資訊

◆榮獲「古斯塔夫.海涅曼少兒圖書和平獎」提名 ◆亞馬遜讀者五星推薦 德國最受歡迎的思辨讀本_政治篇※ 在這裡公民最大,但要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們又該用什麼方式來關心政治? ◎政治人物可以說謊嗎?良心要多少才不算太多? 政治人物說謊參選,選後違背承諾;為了把政治對手逼進死角,不擇手段損害對方的名譽和人們對他的信任;一些議員無視荒謬的協議條例,在黨團門口就把良知交了出去;某些不肖公司付錢給當地政客,以換取政府標案…… 最可怕的是,我們似乎已對此習以為常。 「當政治用更加複雜的語言試圖讓你覺得不用、也不需要知道政治人物在做什麼,這就是我們應該要警覺的時候,因為政治之惡可能在我們的冷漠與無感當中發生。」 ——沈清楷 ╱ ◎有錢就是老大!?政治人物聽哪些人的話?? ◎為什麼小黨太多會難以執政?什麼是超額席次? ◎調解委員會有什麼任務? ◎公民投票提案——你我可以在什麼地方發揮影響力? 我們可能或多或少聽過他人講述對於政治的感受:一貫的執政黨與反對黨的口水戰、肢體角力或政治分贓。然而,318學運也許已經讓許多人了解到,所謂政治是一種公民參與,不再只是「管理眾人之事的人的事」了。 遺憾的是,台灣目前的課綱多半仍為刻版式教學,而非著重思辨,時間安排上也相對壓縮,以致真正接觸到政治課程往往是在大學;這中間顯然出現了斷層。反觀德國高中的必修課程中,除了語文數理外,公民課程也佔了相當程度的比例,像是「政治經濟」、「公民教育」、「社會研究」。透過這本在德國長銷不墜的思辨讀本,我們看到德國學生認識政治事務的途徑,作者是如何以易懂的例子引領讀者思考,並激發興趣。 誠然書中內容是以德國為例,對於想拓展國際視野的讀者或是德文系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很好的入門書;對於高中讀者,初閱讀時或許先可藉由比較台灣和德國的差異處慢慢進入,也可以挑選有興趣的標題開始,做為共讀的討論題目,來了解政治這個跟我們大家生活有關的大小事務。 期望未來政治教育的種子也能在台灣扎根。 【本書特色】 ◎作者以生活化的例子,解釋政治新聞所涉及的各個面向和抽象概念(例如,國家的組成目的和任務、金錢與政治之間的關係、稅收與分配的問題,以及各種不同的政治理論),讀完之後會發現,原來關心政治也能這麼有趣! ◎台灣的法政制度多襲自德國,可從比較政治的角度反觀台灣目前的政治體制,與德國有哪些相同處與不同點;本書也是「了解德國政治最簡明易懂」的一本書! ◎搭配得獎插畫;內容要點與註解以特別色做出區隔,一目了然! ╱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助研究員 蘇慧婕: 我們可以從這樣的「德國政治讀本」裡學到什麼呢?在納粹和東德兩次威權體制以及美蘇冷戰的段落裡,我們可以看到台灣自身的三十八年戒嚴歷史,和夾在強權國家之間的無奈處境。從這個角度出發,讀者也許可以更切身體會德國憲法設計的時空脈絡,並且理解一個國家的制憲者是如何面對歷史傷痛和國內外情勢,為大家共同擁有的國家設計出一套可以平等永續保障全體人民的政治體制。進一步來說,誰應該受到平等的婚姻制度、能源安全、世代正義和勞動條件保障呢?我可以嗎?你可以嗎?我們願意一起團結起來保護他嗎?對於幾十年白色恐怖深植政治冷淡氛圍,飽受國際政治參與孤立卻又深受經濟全球化衝擊,並且在二○一四到二○一六年親眼見證並經歷反建制民主運動、甚或民主退化的當今台灣社會來說,本書再次提醒了我們:政治就是每天跟我們大家有關的生活大小事務。同時也刺激我們重新思考——「我們各自從何處來,又要共同往何處去?」這個既簡單又深奧的問題。 ●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沈清楷: 〈政治篇〉從公民權到聯邦制的介紹,從政黨政治、權力分立到法案通過,以及各種不同的政治理論從左右光譜到各種主義如資本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所代表的不同含義,乃至於稅收與分配的問題,到尖銳的金錢與政治之間的關係,擁有公權力者的利益迴避原則,以及媒體作為第四權如何監督這些擁有權力的人。從關心自己的國內政治到國際地緣政治的思考:日內瓦公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冷戰、歐洲共同體以及聯合國安理會、國際刑事法院等這些不同組織的介紹,說明一種政治教育的廣度,提供我們理解,作者想要傳遞什麼樣的政治思考給下一代。 歐洲極右派的出現,甚至新納粹的發生,以及來自於恐怖主義的威脅,德國人是否應該堅持哪一種國家主權的辯解,而對於難民、移民置之不理?還是去理解排外情緒如何被操作以及某種冷靜理性思考的必要?政治教育的目的,不僅給未來的政治人物參考,也提供現在的政治人物機會去反思從政的目的,如果不是競逐利益的話,提醒他們原初對公共性嚮往的從政初衷。 ●作家╱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蔡淇華: 當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時,代表說話者已在眾生喧嘩的後現代中失去發言權了。因此我們需要閱讀《捍衛權利的基本知識》,重新思考在民主、政治、哲學等架構中,我們的素養拼圖因為缺了哪一塊,而無法成為二十一世紀的發聲者?本書簡明曉暢,以現世為實例,清晰易讀,是德國青少年基本讀物的長銷書籍。期待法政制度多襲自德國的台灣,可以認真研讀這一套書,讓台灣如德國,因為懂得發言,成為世界政經文化的中心! 【各界好評】(依姓氏筆畫排列) 吳豐維 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沈有忠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沈清楷 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周威同 國立台東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公民教師行動聯盟發起人 林育立 記者、《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作者 林佳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領系教授兼系主任 林倩如 建國中學公民社會科教師 林莉菁 《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作者 林靜君 南港高中哲學課教師與規畫人 洪偉 清華哲學所碩士、里山咖啡老闆、沃草烙哲學召集人之一 梁家瑜 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祕書長 許全義 台中一中社會科教師 番紅花 親子作家 黃益中 熱血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楊翠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葉浩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蔡淇華 作家、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蔡慶樺 獨立評論 @天下「德意志思考」專欄作者、駐法蘭克福辦事處祕書 鄭凱元 哲學新媒體共同創辦人 羅怡君 親職溝通作家? 出版社 麥田 (城邦)

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