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84
0
0
0

美國讀寫教育改革教我們的六件事 : 找回被忽略的R:wRiting 作文爛?這不是學生個別的困境, 而是國家需要面對的教育課題! / 曾多聞著

  • 作者: 曾多聞 著
  • 其他題名:
    • 找回被忽略的R:wRiting 作文爛?這不是學生個別的困境, 而是國家需要面對的教育課題!
    • Education ;
  • 出版: 新北市 : 字畝文化創意, 遠足文化 2018[民107]
  • 叢書名: Education ;4
  • 主題: 寫作法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96744-4-7 (平裝:NT$380)
  • 一般註:附錄: 寫作及寫作教學策略術語表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5423764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前言: 為什麼學生普遍不會寫作?所有關於寫作教育的分析,都有相同結論:孩子們練習寫作的機會太少。美國小學生在校的時間只有百分之十五用於寫作練習……即使是高中,學生練習寫長篇文章的機會也不夠多。 美國教育界採取了哪些行動來改變寫作教育?得到了哪些成效? 美國讀寫教育改革,教我們的六件事: 1.寫作很難教,因為每個學生需要的指導都不同,教師需要先學會如何教寫作。 2.寫作的第一課,不是起承轉合,而是認識讀者、針對讀者發表意見。 3.拋開套公式寫作法,用對了寫作方法,便能激發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寫作並非只是語文科的事,各科教師都應該能夠指導學生跨科寫作。 5.改進寫作教育,就從最基本的「作文題目怎麼出」、「作文作業怎麼評量」改起。 6.讀寫教育改革,需要由基層教師開始,由下而上,才能成功。 *第一章:學無止境是真的,教無止境也是真的 人們常說「學無止境」,其實「教學」更無止境。為什麼讀寫教育是如此複雜?學校在邁向教好讀寫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必定會遇上什麼樣的挑戰?這些都可以從美國經驗中得到啟示。 *第二章:作文的第一課,不是起承轉合 過去人們總以為應該先學讀、再學寫,而且作文的第一課就是「起承轉合」。但總結過去四十年來,美國關於「讀寫力是如何培養與成長」的相關研究,我們發現作文的第一課不應該是起承轉合,而應該是「認識讀者」。而且,寫作教育應該跟閱讀教育同步,儘早開始。 *第三章:閱讀與作文,其實是學習的工具 傳統教育視作文為一個獨立的科目,但事實上,作文應該是一種學習的工具。美國經驗告訴我們,讀寫教育可以激發學生批判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與科學程度。那麼,要怎麼在教室中實踐好的讀寫教學策略,用作文來幫助高水平的學習?對於非語文類課程,例如數學與科學,寫作有什麼幫助?跨科際寫作又是如何促進高水平的學習、激發學生批判性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章:數理老師,也要捲起袖子教讀寫 讀寫是學習的工具,所以閱讀與寫作不僅是國文跟英文老師的責任,數理老師也應該熟悉教讀教育。但接受傳統師資訓練的數理老師多半不會教讀寫,怎麼辦?本書第四章會針對教師培力做探討,討論美國「讀寫教育」這項專業的發展,也介紹美國國家寫作計畫的「教師訓練教師」模式如何提升數理老師的讀寫力。總部設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美國國家寫作計畫」,在全美各州成立衛星站,長期以「教師訓練教師」,扮演全國教師寫作教學最有力的後盾與推手,累積驚人成果。 *第五章:考試制度,如何改變讀寫教育 讀寫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應付考試,但好的評量制度對讀寫教育仍然很重要。好的作文題目,可以幫助學生讀寫力進步。好的評量制度,可以提升讀寫教育水平。第五章提出一些出作文題目的基本原則,介紹一些評量寫作力的模式,並討論美國共同核心教學標準(Common Core Standards)實施後讀寫教育的變化。傳統作文教學,教師總是寫些四平八穩的評語,無法為學生指出如何改善的具體方向。美國教育界經過長期研發,已有明確且具指引效果的共同核心評量準則,包括論說文、說明文、敘事文,不同文體,各有評量準則。依據準則來評量,作文的優缺點可以一目了然;當學生知道該朝哪些方向改進時,自然就能愈寫愈好。 *第六章:教育改革,需要由下而上 過去,臺灣的教育改革,多半聚焦在制度面的改革。但美國經驗告訴我們,由下而上的自主教育改革,比由上而下的教育政令宣導更有效。教育改革,需要由從基層教師開始,並由學校行政階層及學區家長共同支持,才能成功。美國教育也有城鄉差距,以及新移民子女居於讀寫弱勢的現象。都市與偏鄉學校,需要不同的教學策略,透過學校的案例分享,證實:只要提供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偏鄉學生也能學好作文,事在人為。 本書特色 一、這本書是國內首度實地調查採訪美國中小學寫作教育發展歷程與現況,提供第一手的資料與近身觀察。 二、這本書每一章所探究的主題,都有大量研究實證、操作案例,以及來自教育現場的真實故事。 三、這本書對臺灣的意義:提供美國的他山之石,同時映照出臺灣長期被嚴重忽略的教育問題:寫作教育的弱化與匱乏。 為什麼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需要補習作文? 因為寫作教育在體制教育內長期處於邊緣狀態,被嚴重忽略。 「閱讀」、「寫作」這兩樣工具,是達成學業與事業目標的利器,應該做為教育的重要願景、人民的基本能力。但事實上,臺灣教育,從九年一貫到十二年國教,「閱讀」與「寫作」,不是內建的正式課程,而是外掛。「閱讀」又比「寫作」受到重視,相形之下,「寫作」真的長期被嚴重忽略了! 美國教育界近年掀起一波「找回被忽略的 R ~ wRiting ~」的教育浪潮。原來,寫作不限語文課堂!科學教師、各科教師,紛紛要求學生練習跨科寫作! 美國中小學,正在這麼做!也讓我們知道,可以怎麼做! 這本書提醒:我們也亟需改變寫作教育長期處於被忽略的狀態! 寫作教育,遠比我們所以為的,更重要! 作者簡介 曾多聞 旅美新聞工作者,專長教養、教育、家庭生活,曾任編譯、記者、電視節目主持人,現職臺灣親子天下雜誌特約研究編輯,並長期供稿美國婦幼人權團體MomsRising。著有散文集《微足以道》、童書《那年的暑假》、《小紅的主播夢》等。目前與先生和兩個兒子定居加州聖地牙哥。

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