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19
0
0
0

AI.抄襲.智財權 = AI, plagiarism,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 楊智傑著

  • 作者: 楊智傑 著
  • 其他題名:
    • AI, plagiarism,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 出版: 臺北市 :新北市新店區 : 暖暖書屋文化出版 ;聯合總經銷 2024[民113]
  • 主題: 智慧財產權 , 著作權 , 人工智慧
  • 版本:初版
  • ISBN: 9786267457092 (平裝) :: NT$400
  • 書目註:含參考書目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5293942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從數位時代到生成式AI崛起,新科技徹底改變創作方式。
為智慧財產權帶來顛覆性衝擊,引發種種爭議。
本書從各種知名有趣的案例切入解析,反思生活中可能碰到的侵權問題。

◆羽球壓線圖有原創性嗎?
◆生成漫畫《黎明的薩利亞》可登記著作權?
◆蘇打綠的青峰不能唱自己創作的歌曲?
◆博恩模仿性嘲諷劉樂妍的作品是否侵權?
◆谷阿莫五分鐘看完電影合理嗎?

生活中總不時聽聞各種侵權問題,特別是新聞中常出現一些爭議事件,這些容易踩雷的界線究竟在哪裡?我們在工作、就學、使用網路或社群媒體時,不論有意或無意的使用網路圖片、分享影片、複製文字時,也不免會害怕誤觸法規而陷入疑惑:

網路公開的照片、文字、影片可否自由使用?
AI生成的文字和圖像可以隨便用嗎?
什麼是抄襲、引用、轉載、重製、改作?
關於學術倫理、論文掛名、未適當引註和自我抄襲?

想了解智慧財產權的內容,但法律條文卻枯燥無味又太難理解?別擔心,本書化繁為簡,挑選智慧財產權最重要的觀念,引用一些媒體曾報導過的代表性案例為引導,從智財法的角度解析,帶領大家快速掌握基本觀念,以及衍生出來的相關問題和知識。

邁入數位時代後,網路上各類資訊豐富且唾手可得,再加上近來生成式AI的火熱與普遍應用,更是對創作者與創作本質帶來了破壞性的衝擊,引發各種爭論。最新科技的進展,更是對各國的智財權法規持續帶來挑戰,出現不同的看法與解釋。我們該如何判定AI生成的著作權歸屬?又該如何安心的使用AI生成這項方便的技術而不致侵權?

本書分為四大主題:著作權法與網路侵權、學術倫理與論文抄襲、生成式AI,以及商標專利等其他智財權。從媒體上各種耳熟能詳的知名案例來解說,逐步瞭解最基本的智財法觀念和內涵。不僅提供臺灣的案例來分析,也整理其他國家的判決或制度作為對比和參考,以進一步思索未來可能面臨的趨勢和方向。

本書特色
◆簡單易懂.條理清晰
◆內容新穎.角度多樣
◆綜合彙整.完整解析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楊智傑
台灣大學法律系、中央大學產業經濟所碩士、台灣大學法學博士。曾任真理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副教授,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助理教授、副教授。現為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專任教授。

專長為智慧財產權、資訊網路法、憲法。法律著作繁多,包括:《法律人的第一本書》、《中華民國憲法精義》、《資訊法》、《圖解法律》、《圖解民法》、《圖解憲法》、《著作權法:判決與評論》、《智慧財產權法》、《別再剪貼論文:教你寫出八萬字法學論文》、《美國專利法與重要判決》、《美國著作權法:理論與重要判決》、《美國商標法:體系與重要判決》、《個人資料保護法論》、《專利法》等。

另譯有多本英文法律專書:《法理論的基礎》、《憲法與政治理論》、《把憲法踹出法院》、《我們人民:憲法根基》。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