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65
0
0
0
父母不能選擇, 但人生可以 : 走出家庭的傷 從認識自己的依附關係開始 / 高橋和巳著 ; 徐天樂譯
- 作者: 高橋和巳 作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走出家庭的傷 從認識自己的依附關係開始
- 走出家庭的傷, 從認識自己的依附關係開始
- 出版: 臺北市 :新北市新莊區 : 心靈工坊文化出版 ;大和總經銷 2024[民113]
- 叢書名: SelfHelp ;48
- 主題: 心理創傷 , 心理治療 , 親子關係 , 家庭關係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3573982 (平裝) :: NT$380
- 一般註:版權頁副題名: 走出家庭的傷, 從認識自己的依附關係開始 譯自: 親は選べないが人生は選べる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296019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敢不敢在別人面前選自己喜歡的蛋糕,竟能看出童年心理創傷?★就算童年充滿創傷,仍然可以選擇人生 ★只要遵循六個人類共通的「心理規律」,覺察自己想被愛的渴望,就能實現幸福「有這樣的媽媽,我這輩子早就完了,全被她毀了。」「我的人生,不靠家裡,我要證明自己。」人生到底有多少必然?哪裡開始才是自由?憑自己的力量,是否能改變命運?專精於親子關係的日本精神科醫師高橋和巳認為,所有人都受到「命定」與「自由意志」兩種力量所牽引。莫名的不得已、限制性信念、自我否定、羞恥感、無力感,可能都是來自嬰兒時期的依附創傷。依附關係主宰了我們一生的心理與行事風格。若依附關係不理想,人生還有救嗎?關鍵在於,察覺到了,就能改變。心理的必然性是,如果你察覺不到,就會被它支配——然而一旦察覺到了,就可以修正。高橋醫師在本書中,詳述依附創傷的影響,與人生每個階段的課題,並歸納出六個心理規律。當我們明白心理是如何運作的,就能有意識地覺察自己哪個部分被童年創傷制約了,進而思考、練習如何鬆動。最重要的是告訴自己:「不要限制自己得到愛」! 童年無法重來,但我們可以重新學習被愛,選擇未來。書中並針對拒學、暴走青春期、家暴這類現代常見的家庭問題,提出分析與建議,讓曾深陷其中的你走出泥淖,找到自由。否認自己想要被愛,是受虐者最大的心理問題。——高橋和巳我們必須從原生家庭的糾葛中解放出來,接受自己的人生應該由自己負責的事實。這是一種全新的生存方式,傳達人類的尊嚴與愛。——艾瑞克森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翁士恆|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陳宏儒|諮商心理師莊凱迪|雙和醫院精神科醫師黃天豪|臨床心理師黃之盈|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長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專業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