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11
0
0
0

家庭傷痕 / 羽茜著

  • 作者: 羽茜 著
  • 出版: 臺北市 : 時報文化 2024[民113]
  • 叢書名: 優生活 ;251
  • 主題: 家庭關係 , 問題家庭 , 心理治療
  • 版本:初版
  • ISBN: 9786263960305 (平裝) :: NT$360
  • 一般註:2025年六刷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5301491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情的地方」這種流行的說法,讓我們徹底忽略了──一個不講理的地方,才最是無情。#寫給在原生家庭為難和掙扎的你#醫師、律師、臨床心理師、記者、親職講師、作家、藝人 各界聯合推薦!「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是你想太多了,爸媽絕對是愛你的。」「栽培你到現在這樣,難道不是愛嗎?」聽到這樣的話,你是否曾感到困惑內疚?你是否明明沒有感受到被愛的溫暖和安全,卻懷疑是自己有問題?在應該要能體會被愛的家庭裡,獨自體會著不被愛的悲傷?◎每一個被父母錯待的人,其實內心永遠都有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因為已經將家庭的傷痕藏得太深,還把這些痛楚帶到下一段關係,無論是親密關係、親子關係都可能因此蒙受陰影。◎作者羽茜以社會學的背景,以及自己身為女兒和母親的身分,帶讀者探索為什麼承認家庭的傷在我們的社會裡備受壓抑?為什麼來自父母的傷害,孩子總是在傷癒前就被要求原諒?透過25篇有溫度的述說,期望讓讀者對於家庭與愛的疑惑,有個誠實的反思和出口,此後不再自責。本書特色──「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迷思如何讓孩子過度承擔與消耗對於多數人所經歷的童年家庭創傷,羽茜以理性感性兼具的文字說出當時身為「小大人」的我們難以言明的苦。書中的每個舉例和思索,讓我們看見家庭如何在自己心中留下細微卻刻骨的痕跡,更讓我們心有戚戚焉,在閱讀的同時獲得寬慰和治癒。關於原諒│被父母傷害的孩子,往往在受傷還沒有獲得療癒之前,這個社會就已經急著要他們「原諒」了。關於懂事|有些孩子把自己的價值永遠置於父母之下,家庭裡重要的永遠都是父母的感受,自己則微不足道……關於愛│真正的愛就像溫暖的陽光照在身上,你不會覺得是因為自己很好、很乖、很聽話,做了什麼令人滿意的事情才得到這份恩惠的。關於孩子的痛楚│父母也是人沒有錯,但孩子也是人,孩子的心也是肉做的,也不是聖人或上帝聖母,可以接受父母一切的錯待。說出被父母錯待的事情並不是想要追究,只是想要理解自己的傷痕。關於承認不被愛│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實事求是,承認並不是所有父母都愛孩子,也不是所有父母都有愛的能力,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理解到父母給自己的不是愛的時候,他也能夠在這個社會上,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回到最上